伯夷叔齐不食周栗,但是殷纣王不是很残暴,人人欲诛之.为什么称义?

问题描述:

伯夷叔齐不食周栗,但是殷纣王不是很残暴,人人欲诛之.为什么称义?
三楼,你说商朝社会没有教化,那么为什么古人经常动辄就称上古如何如何?史记不是记载纣王荒淫无道,百姓怨声载道.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纣王其实也没有历史描述的那么坏,为什么不能有人拥护他?历史又不是封神演义,也不要被一些所谓的正史给误导了.你也说了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那证明就算有人再怎么抹黑商纣,还是有人支持他的.
就算周朝以后的人如何抹黑,到了现代,置疑与反驳声势愈演愈烈.胡适做了一篇论文《说儒》,指出《诗经·商顷·玄鸟》诗中“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殷受命成宣,百禄是荷”,是歌颂商族中的一个伟人,但武丁之后无人有此武功,于是便将之作为“悬记”而安在了孔夫子的头上.这一来引起大争论.冯友兰指出,武丁之后是存在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的,且以考古、甲骨等材料佐证,但未言其姓名.而郭沫若亦著《驳说儒》,予“悬记”以批判.郭氏指出:这个人就是帝辛.“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在牧野大战后,“殷人被周人压迫,道路是向着帝乙、帝辛两代经略出来的东南走.”“更透辟地说一句,中国南部之所以早被文化,我们是应该纪念殷纣王的.”因此,“在殷人心目中一定不会把殷纣王看得来和周人所看的那样.他们就要称他为‘武王’,要纪念他,其实都是说的过去的了.“(郭沫若:《青铜时代·驳说儒》)解放后,郭沫若亲临殷商故地,更是感慨不已:“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恶莫须有.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并大声赞扬:“百克东夷身致殒”,“统一神州肇此人.”“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彻底为帝辛翻案并疾呼.顾颉刚亦做《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纣的罪恶在周人的《尚书》中只有六点,战国书中增加了二十七事,西汉书中增加了二十三事,东汉时增加了一事,东晋时增加了十三事,于是商纣就变成了自古未有的残忍暴君了.顾氏通过仔细的考证,彻底洗清了泼在帝辛身上的污水浊泥,还其本来面目,与郭沫若的论证相表里,使帝辛做为一个“武王”的形象重现人们面前.这也使孟子的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的说法有了落脚处.
如果因为那些刑法说他残暴,那你看看凌迟这些刑法残暴不,为什么就没有人去说使用那种刑法的人是昏君.
再说他是不是荒淫无道,那时候是什么时代,是奴隶社会,没有什么孔子,教化的,裸奔又不会怎么.我前几天看的一本书说,说美国现在的有些大学还有裸奔文化,从这里看,商纣有多大的错.
古人动则上古上古那是因为上古时期民风淳朴,你看春秋战国以后那些人耍阴谋的那副嘴脸,就是因为人心不古,才会有人怀想上古时期淳朴的民风,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教化.
就这么相信史记吗,汉朝据商朝有多少年了.历史这东西谁说的清,你还真相信蚩尤长那么怪异,黄帝死后升仙吗.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