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关于文言文的试题?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下册关于文言文的试题?
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关于这两篇的试题.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09-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部分?
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说理,两部分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重点是第二部分的议论.
2、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天赋超常,五岁时即求书具赋诗,可是到了二十岁已经“泯然众人矣.”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呢?原来是为了“利其然也”.
3、从《孙权劝学》到《伤仲永》,通过二者的比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吕蒙与方仲永均有很高的天赋,但结果却不一样.一个令人“刮目相待”,一个“泯然众人矣”关键再于后天的学习.
吕蒙和方仲永的差别还在于学习环境,吕蒙的上司孙权是“劝”学,而仲永的父亲却“不使学”,所以结果不一样,吕蒙学习后“已非复吴下阿蒙”,而仲永的结局则让人感伤.
由此可见,人不学习,即使天赋再高,也难以成就,而后天刻苦努力,永不自满,则定然会有收获,这对于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和每一位家长还是极有警示作用的呀.
4、叙事部分有详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能初露写得这样详细?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的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使学”一手造成的,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6、仲永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7、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请说清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