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英雄人物我要8位英雄,包括他们的个人资料,时代背景,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为英雄的原因,资料什么的可以不写,找不到8

问题描述:

春秋时期的英雄人物
我要8位英雄,包括他们的个人资料,时代背景,最重要的是他们成为英雄的原因,资料什么的可以不写,找不到8个,就写一个也可以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晕.白起这个杀神是战国的
管仲
(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晋文公
(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位.在位9年去世.
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虽只在位9年,但他的政绩最为突出,他的霸业只是政绩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绩是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介之推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董狐
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晏婴
(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比较著名的事件是“二桃杀三士”和“晏子使楚”
伍子胥
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楚国人.
还有一大堆的“子”,比如墨子老子孔子孟子...,还有他们的学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