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因何理由被曹操杀了?

问题描述:

孔融因何理由被曹操杀了?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东汉末年,中国的政治局面由"士族","外戚","宦官"三股势力共同组成,三股势力互相制衡,以维持政局的平稳.
但在董卓进京之后,宦官和外戚的势力基本上被扫除,之后中国的政权开始有士族把持.
这些士族,在政治上是大官僚,在经济上是大地主,在学术上是大学者,在军事上是地方私人武装的大军阀,在东汉末年已经全面把持了国家的各个方面的命脉.
由于在各个方面掌握巨大的权力,这些士族开始仿照欧洲的贵族模式,试图在中国推行并恢复世袭贵族制度,试图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力都世时代代把持在自己的家族内.
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鼓吹"血统论",把人民划分为士族与庶族(平民),士族中再划分为高级和低级.
曹操之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长久以来,士族尤其是高级士族,一直将曹操视为非类,不愿意与其合作.曹操与袁绍交战时,袁绍檄文中将其称为"乞丐携养(意即从街上捡来的小瘪三)"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曹操在建立其政权的过程中,一方面试图努力获得士族的认同和支持,另一方面也试图建立起由其本家曹氏和夏侯氏,还有"举贤令"中所提到的有能力的低级士族和庶族人才为核心的足以取代士族的统治集团.
而对于那些会对他造成威胁,又不愿意与其合作的士族领袖,曹操往往立即将其予以诛杀,比如杨修(弘农杨氏),孔融(青州孔氏)和崔琰(清河崔氏)等人.
但是曹操并未完成他用新的人才集团取代士族的计划,就去世了,而其曹氏集团的内讧(曹丕,曹彰,曹植争位)和庶族人才的不稳定倾向(青州兵的哗变),也迫使继任其地位的曹丕被迫放弃父亲的政策,转而全面向士族进行妥协,这也最终造成了司马氏取代曹氏的结果.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