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其中一名有名人物是谁,他的典型事例.

问题描述:

宁波帮其中一名有名人物是谁,他的典型事例.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1854年,慈溪费纶志、镇海李也亭、盛植管集银7万两,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名为“宝顺号”,并配备武装,为商船护航. 2、1862年,镇海的叶澄衷在上海开设五金洋杂货店,这是上海第一家华人开设的五金号,后发展到全国各地设立分号38家,联号108家,被称为“五金大王”. 3、1896年,鄞县的鲍咸昌与其兄咸恩、妹夫夏瑞芳等创办商务印书馆.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贡献卓越的大型出版企业. 4、1897年,慈溪严信厚、镇海叶澄衷、定海的朱葆三在上海创办华人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5、1910年,奉化的王才运在上海南京路创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为上海西服业的鼻祖,孙中山曾在该店定制过西服.后来中山先生自己设计、自己试穿的第一套中山装就在荣昌祥诞生. 6、1912年,镇海方液仙在上海创办化学工业社,兴办我国第一家日用化工厂,生产牙粉、牙膏、蚊香、肥皂等,方被称为中国日用化工奠基人. 7、1915年,镇海虞洽卿(现为慈溪)创办的三北航业集团.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商办航运集团,其总吨位为9.1万多吨,约占全国民族航运业总吨位的七分之一. 8、1922年8月13日,镇海庄市的董杏生,开创了上海第一宁波商人邵逸夫条公共汽车线——由静安寺到曹家渡线路. 9、1923年,定海周祥生在上海创办祥生出租汽车行,至1937年公司拥有分行22处,出租车230辆,居上海出租车业之首. 10、定海的刘鸿生,以煤炭行业起家,号称煤炭大王,1930年创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厂,年生产火柴占全国四分之一,又被称火柴大王,以后在全国各地兴办几十家企业,又被称企业大王. 在创办和经营近代企业过程中,宁波帮工商业者涌现了一大批影响广泛的企业家、金融家,形成了宁波帮近代企业家的群体.宁波帮凭借自己浓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社会关系,强烈的时代意识,通过这一时期的大发展,这时的宁波帮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商帮. 回答者: 哈哈里特 | 五级 | 2010-8-28 19:43
  由中共宁波市委主办,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组织承办的“宁波改革开放30年30事”评选活动,经过社会各界多轮评选,已经产生,现予公布.
  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
  1979年6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曾经作为“五口通商”口岸的宁波,从这一刻起重新向世界敞开了胸怀,宁波对外开放由此起航.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从1979年起,我市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从宁海向四明大地逐步推行.到了1983年,全宁波地区有3.43万个生产队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到总队数的98.5%,113万农户承包了350万亩集体土地.
  宁波地区建制撤销,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983年5月31日,中共浙江省委决定:撤销宁波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宁波地区行政公署,将原宁波地区所辖的鄞县、慈溪、余姚、奉化、宁海、象山六县划归宁波市管辖.从此,宁波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宁波市被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由北至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一个新的重要步骤.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座谈会纪要,明确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港口城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与四个经济特区一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邓小平提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谷牧同志关于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汇报,在谈到宁波工作时他指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这一伟大号召极大地鼓舞了海内外的宁波人,成为宁波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对宁波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成立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文批准在北仑小港区域3.9平方公里地块上创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发区之一.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将原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仑港工业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合并,统称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为29.6平方公里.
  包玉刚捐资建设宁波大学
  1985年10月29日上午,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办的宁波大学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1986年8月,宁大录取首届新生280人,11月26日,宁大首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宁波没有综合性大学的历史从此结束,宁波教育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国务院成立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
  1985年12月10日,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宣告成立,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的谷牧同志担任组长.国务院为一个地方城市专门设立领导和协调机构,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成立三年多时间里,协调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宁波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宁波发展的超强功率“发动机”.
  国务院批准宁波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12月8日,宁波作为传统风貌型、地方特色型和特殊职能型相结合的城市,名列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既显示了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宁波城市建设定位确立了方向.
  国务院批准宁波市为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复决定对宁波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并继续在宁波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87年6月,浙江省政府同意宁波市计划单列,按市辖行政区范围,1988年起全面实施单列.计划单列给了宁波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经济计划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规划、外贸、工业、农业等方面更加自主地制定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推动着宁波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国务院批准宁波为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1988年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宁波为“较大的市”.从此,宁波拥有了立法权,宁波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有了地方性法规、规章为保障,至今,我市已先后制定出台了86部地方性法规,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废止了16部,并对30部法规进行了37次修改或修订,使宁波的发展如虎添翼.
  我市确立“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目标
  1992年5月26日至27日,中共宁波市委召开七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会议提出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战略,并明确了建设“东方大港”的远期战略目标.港口与城市的有机互动,促进了宁波在全国和全省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
  宁波保税区正式获批成立
  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在北仑港南侧设立宁波保税区.宁波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的运作模式,是由海关实行特殊监管的经济功能区,区内企业享有“免证、免税、保税”等特殊政策.这是浙江省惟一的保税区,作为一种“比特区还要特区”的试验性开放区域,宁波保税区的成功运行,掀起了浙江省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高潮.
  滕头村两获全球性大奖
  1993年6月5日,在联合国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上,滕头村被评为“全球生态500佳”;2007年,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上,滕头村被评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成为国内惟一获此殊荣的村庄.
  宁波被确定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翻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一页.作为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宁波于1993年11月26日被国家体改委正式批准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新一轮体制改革由此被“引爆”.
  杭甬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
  1996年12月6日,经过5年建设,宁波乃至浙江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开通.杭甬高速公路的开通促成并见证了宁波经济迈向腾飞,连同此后建成的甬台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绕城高速公路西线等,宁波交通格局实现了从陆路交通区域末端到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的嬗变.
  国务院批准我市总体规划,正式确定我市城市性质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
  1999年7月,国务院批复《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在这个规划中,宁波城市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1986年版规划确定的“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对外贸易口岸和浙江省的经济中心”,转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为宁波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指明了方向.
  宁波港跨入世界级亿吨大港行列
  2000年11月8日,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0048亿吨,跻身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行列.此后,宁波港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世界港口排名从第67位上升到第11位.2007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45亿吨,位居中国大陆港口第2位,世界第4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5万标准箱,居大陆港口第4位,世界第11位.世界大港的梦想在东海之滨成真.
  81890市民求助服务中心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模式
  2001年8月18日,宁波81890求助服务中心成立.它通过电话和互联网构建起了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府、企业、市民的三赢效果,创造了中国当代的公共服务产业一种新模式.7年来,它为民解决求助事项211万多件,办结率达到100%,先后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政府创新奖等40多项荣誉称号.
  全国首例县级行政区社区直选成功实施
  2003年,我市海曙区在全国率先实现5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直接选举,这促进了城市基层民主的扩大,创新了社区管理模式,规范了城市社区选举程序,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在2007年举行的我市第七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中,全市11个县(市)区的235个城市社区全部实现直选,平均参选率达到92.6%,我市也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社区全部直选的城市.
  我市确定实施“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
  2004年5月23日至27日,中共宁波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实施“六大联动”,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的战略地位;2007年3月28日至31日,中共宁波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在深入实施“六大联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六大提升”,把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两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走向深化和完善,宁波建设发展掀开新的篇章.
  全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落户宁波
  2004年4月15日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宁波高教园区举行奠基暨开工典礼.宁波诺丁汉大学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名校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浙江万里学院联办,目前,以中国学生为主、面向全世界招生,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
  我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05年10月,我市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文明委第一次对城市的综合性文明考评.这一殊荣,是我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综合反映,是长期以来全市上下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结晶,标志着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我市实施1+X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模式
  2007年7月,我市首次召开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会议,推出了“1+X”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配套政策,通过观念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和管理创新,探索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宁波模式”,开了全国先河.
  我市五部文艺精品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07年9月,我市5部(件)文艺精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总数列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首,实现了我市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史上的新突破,标志着我市“文化大市”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宁波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制度城乡居民全覆盖
  2007年10月15日《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出台并开始组织实施.11月7日,宁波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施,把具有本市农业户口且年满18周岁的农民统统列入了参保范围.从2008年1月1日起,在甬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五大保险,社保费统一由企业缴纳,这标志着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覆盖全市城乡560多万名本地居民和所有外来务工人员.
  我市连续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是我国双拥工作的最高荣誉.我市分别在1994年、1997年、2000年、2004年、2008年连续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15年来,我市始终保持这一桂冠,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文明城市创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20000元和10000元大关
  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比上年增长13.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增收显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增长13.6%.
  这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梅山岛保税港区正式获批成立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梅山保税港区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在这个区域内,按照国际惯例,海关进行特殊监管,货物可自由出入,实行高度开放.这是继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5个保税港区,也是浙江省惟一的保税港区.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
  2008年5月1日,经历了十年论证、五年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实现试通车.这座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以其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五项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不但使宁波从长三角交通末梢一跃成为海陆交通枢纽和节点城市,还改变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格局,15个城市群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从而催生一个国际级都市圈的加速形成.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0-8-29 09:42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求补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