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污染事件?

问题描述:

国内外关于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污染事件?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八大污染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炼焦厂、炼钢厂、硫酸厂和化肥厂等许多工厂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多诺拉事件
1948年10月26日至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南面的多诺拉镇,因地处河谷,工厂林立,大气受反气旋和逆温的控制,持续有雾.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4d内使得5911人患病,死亡400人.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由于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引起眼病、喉炎和头痛.在1952年12月的一次烟雾事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 英国伦敦市 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一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是事件前一周同类人数的9.3倍.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发生在日本四日市.该市的石油冶炼和各种燃油产生的废气,使整个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和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高达13万吨.空气中的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的硫酸烟雾,被人吸入肺里以后,使人患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统称四日市哮喘病.
水俣病事件
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该市含汞的工业废水污染了水体,致使水俣湾的鱼中毒,人食鱼后也中毒发病.1956年,水俣镇开始出现一些手脚麻木、听觉失灵、运动失调、严重时呈疯癫状态的病人.
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由于冶炼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两岸居民用河水灌溉农田,致使土壤含镉量明显增高.居民食用含镉量高的稻米和饮用含镉量高的河水而中毒,导致肾和胃受损.由于患者经常“哎吆—哎吆”地呼痛,日本人便把这种病称为“哎吆—哎吆”病,也就是“痛痛病”.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北九州市和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了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于管理不善,多氯联苯混入到米糠油中.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在各地销售,造成了大批人中毒.患者一开始只是眼皮发肿、手心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随后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严重时恶心呕吐、肝功能下降,有的医治无效而死亡.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很快达到13000人.用这种米糠油中的黑油饲喂家禽,致使几十万只鸡死亡.
再问: 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呢?
再答: 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   二次大战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 70年代为形成阶段   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希望高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