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出现了那些耕作农具的变革

问题描述:

唐朝后出现了那些耕作农具的变革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筒车,这是唐代人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这种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而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功效比翻车大.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农田灌溉上的好帮手,它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很大.
  各种水车广泛用于农田灌溉,是唐朝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杜甫在四川写的《春水》诗说:“连筒灌小园”,李实解释这句话说:“川中水车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这种筒车是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立轮,由一个横轴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流洒,当立轮旋转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唐代缺乏具体记载,此据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水车已传到日本,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专门谈及“应作水车事”,说:“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切望)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这一记载不仅是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绝好证明,也生动说明水车使用已成“唐国之风”,其种类有手转、足踏、牛拉等.
  唐代以前的犁都是笨重的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唐代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曲辕犁,犁架小,便于回转,操作灵活,既便于深耕,也节省了畜力.这种犁出现后逐渐得到推广,成为最先进的耕具.耕犁至此基本定型,这是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
  曲辕犁的耕索代替了旧式犁的长辕.曲轭即耕地时驾在牛颈上的部件,它是由旧式犁直木的横杠改进成曲形的.耕地时在犁盘两侧拴两条耕索,以轻便灵活的绳子取代沉重的长辕,耕索再拴上一个曲轭套在牛颈上.这样,耕地时牛身上的负荷量大为减轻,转弯幅度小,灵活自如,占地面积也少.这些改进不仅合理,而且是我国耕犁的一次根本性改革.此外,曲辕犁还出现了犁舵,又叫插头,是在犁辕前端安装的一个丁字形木足,立木上穿过犁辕,可以转动.它既可以支撑犁辕,使犁平稳,又能在地上滑行,还兼有调节深浅的作用,并能控制耕地的方向.故有“耕地看插头,耙地看牛头”的民谚.这也是曲辕犁的优点之一.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