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岷山的故事

问题描述:

红军过岷山的故事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红军两次长征过境甘南,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小故事,至今还流传在千里岷山之中——
  (一)藏族医生为周恩来治病
  红军过草地时,周恩来的肝病犯了.他浑身发高烧,咽不下食物,常常呕吐,成天昏昏沉沉,四肢乏力,难以行走.毛泽东调来全军最好的医生担任护理,让卫生部拿出最好的针药给周恩来使用,但由于营养补充不上,周恩来的体质非常虚弱,病情愈加严重.
  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离开川西北大草原,横穿岷山,向甘南的俄界前行.但周恩来的病,由于山道颠簸和粒米未进而更趋恶化了.翌晨,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即俄界会议,周恩来因病重而未参加.当晚,他的病情更重了,一直昏迷不醒.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及医护人员心绪沉重,却又毫无办法.这时,村头突然传来了几声枪响,原来是警卫团抓了一个来历不明的藏族青年,司令部正在讯问.
  毛泽东等人到司令部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小伙子,愣愣地凝视着大家,一语不发.通过翻译询问,才知道他名叫赛浪,母亲在山里得了重病,是回家来拿药的.毛泽东和几位中央首长商定,在征得赛浪同意后,由卫生部派两位医生到对面山林中去,为赛浪的母亲治病.
  大约过了两小时后,赛浪背着他母亲回村了,跟随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妹妹和一个面目黑瘦的老人.赛浪介绍说,这位老人是他的伯父,是位医术高超的藏医,他曾获得藏医高级职称“格西”学位,在这一带很有名气.毛泽东和中央首长及卫生部领导与医生们磋商后决定,恳请老人给周恩来用藏医治疗肝病,得到了他的允诺.
  9月13日晨,毛泽东随攻打腊子口的红四团先行出发了,留下卫生部领导和几位医生及警卫人员,在俄界村和勾吉寺留住三天,让那位藏医给周恩来进行治疗.几天后,周恩来一行30多人随后卫部队赶到了宕昌哈达铺,与毛泽东等中央首长会合.周恩来的病虽未痊愈,但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吃饭行军,也能从事领导工作了.
  (二)藏族群众帮助红军架桥
  1936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当红四方面军某部大队人马行至今迭部县尼傲峡时,发现横嵌在滚滚白龙江上的一座桥,昨夜被人拆毁了.这座木桥是先在两岸石壁脚下垒砌两个正方体的大石笼,然后用长木头伸到对岸桥墩上,再铺上木板.像这样悬空架设的大木桥,红军的工兵还从未搭修过.因此,几千人马站在江岸边,一筹莫展.
  忽然,红军指挥员发现西边山丛中有一个藏族村寨,便派人到村里向藏族群众求援.经过与该村土官头人协商谈判,红军表示以5条枪和100块银元为酬金,来换取该村藏族群众搭修此桥.中午时分,尼傲村的30多个藏族群众出动了.他们有的上山砍伐木料,有的抬石头修建桥桩,有的锯木板,干得热火朝天.红军指战员也和他们一起抬石头、扛木料、打木桩.
  到下午6时,一座崭新的横江木桥架好了.红军指挥员如约拿出5条长枪、20发子弹和100块银元,答谢藏族群众.但藏族群众看到红军如此讲信义,对100块银元拒之不收.但红军坚持要藏族群众收下银元.群众拿出自家的许多粮食、大烧馍、炒面、酥油和熏猪肉等,纷纷送给红军.
  第二天早晨,该村藏族群众夹道欢送红军,头人还派了三个懂汉话的青年做向导,把该部红军一直送到哈达铺后,才返回尼傲村.如今该村的藏族群众,一代一代地传颂着当年军民共建江桥的动人故事.
  (三)摔碎瓷罐红军主动赔偿
  1935年9月的一天,红军某连住进了今迭部县腊子口乡的朱立村.这是个位居半山腰的藏族村寨.傍晚,连部一位十七八岁的通讯员,借了房东藏族老阿妈的瓷罐,去山溪边提水,回来的路上,一不小心把瓷罐摔碎了.
  第二天早晨,红军出发前检查群众纪律时,指导员发现了打碎瓷罐的事.于是将全连列队集合,当众询问这是谁干的?小通讯员站出来,承认是他摔碎的.按照军纪损坏群众的东西一定要赔偿,但小通讯员除了一支驳壳枪和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指导员命令通讯员脱下红毛衣,赔偿给藏族老阿妈.旁边一位老战士解释说:“指导员,这件红毛衣是通讯员过草地时,他牺牲的母亲留下的遗物.据说还是他一家人在江西参加红军时,奶奶用爷爷亲手捻的羊毛线织成的.他的父亲是一位红军营长,在四渡赤水的战斗中牺牲了.临别前,他把这件红毛衣递给妻子,让她转交给唯一的儿子……”听到这里,指导员眼里禁不住涌出一串串泪水.
  最后,指导员给藏族老阿妈赔了一块银元.红军也随即出发了,翻山直奔哈达铺而去.
  但这个动人的军民鱼水情故事,让腊子口一带的藏族群众永远不能忘怀.
再问: 简单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