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武陵春》赏析

问题描述:

张先《武陵春》赏析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赏析一】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真正经历过痛苦的人,是说不出来的.哀伤到不能言语,是因为已经到了极致.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舟轻愁重"是由李清照第一次写出,虽然前任也有提过,但不如李清照写得好,这个典故在之后也常被引用. 词的下片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有人评价说“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赏析二】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而且在风没有停息之时,花片纷飞,落红如雨,虽极不堪,尚有残花可见;风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践马踏,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则春光竟一扫而空,更无所有,就更为不堪了.所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更为丰富的感情.次句写由于所见如彼,故所为如此.日色已高,头犹未梳,虽与《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起来慵自梳头”语意全同,但那是生离之愁,这是死别之恨,深浅自别.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这种“物是人非”,又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要想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前两句,含蓄;后两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无处可诉;真率,则由于虽明知无处可诉,而仍然不得不诉.故似若相反,而实则相成. 上片既极言眼前景色之不堪、心情之凄楚,所以下片便宕开,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据周辉《清波杂志》所载,她在南京的时候,“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她既然有游览的爱好,又有需要借游览以排遣的凄楚心情,而双溪则是金华的风景区,因此自然而然有泛舟双溪的想法,这也就是《念奴娇》中所说的“多少游春意”.但事实上,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又已经预料到愁重舟轻,不能承载了.设想既极新颖,而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两句开,一转;后两句合,又一转;而以“闻说”、“也拟”、“只恐”六个虚字转折传神.双溪春好,只不过是“闻说”;泛舟出游,也只不过是“也拟”,下面又忽出“只恐”,抹杀了上面的“也拟”.听说了,也动念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王士稹《花草蒙拾》云:“‘载不动许多愁’与‘载取暮愁归去’、‘只载一船离恨向两州’,正可互观.‘双桨别离船,驾起一天烦恼’,不免径露矣.”这一评论告诉我们,文思新颖,也要有个限度.正确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错误的了;美的东西,跨越一步,就变成丑的了.象“双桨”两句,又是“别离船”,又是“一天烦恼”,惟恐说得不清楚,矫揉造作,很不自然,因此反而难于被人接受.所以《文心雕龙·定势篇》说:“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巧”之与“怪”,相差也不过是一步而已. 李后主《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愁已经物质化,变为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流尽的东西了.李清照等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仙吕·点绛唇缠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驮在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从这些小例子也可以看出文艺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必须有所发展的基本道理来. 这首词的整个布局也有值得注意之处.欧阳修《采桑子》云:“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周邦彦《望江南》云:“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作法相同,可以类比.谭献《复堂词话》批欧词首句说:“扫处即生.”这就是这三首词在布局上的共有特点.扫即扫除之扫,生即发生之生.从这三首的第一句看,都是在说以前一阶段情景的结束,欧、李两词是说春光已尽,周词是说佳人已散.在未尽、未散之时,芳菲满眼,花艳掠目,当然有许多动人的情景可写,可是在已尽、已散之后,还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开头,岂不是把可以写的东西都扫除了吗?及至读下去,才知道下面又发生了另外一番情景.欧词则写暮春时节的闲淡愁怀,周词则写独步回堤直至归去的凄凉意绪,李词则写由风住尘香而触发的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而这些,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也是最动人的部分,所以叫做“扫处即生”.这好比我们去看一个多幕剧,到得晚了一点,走进剧场时,一幕很热闹的戏刚刚看了一点,就拉幕了,却不知道下面一幕内容如何,等到再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是赶上了全剧中最精采的高潮部分.任何作品所能反映的社会人生都只能是某些侧面.抒情诗因为受着篇幅的限制,尤其如此.这种写法,能够把省略了的部分当作背景,以反衬正文,从而出人意外地加强了正文的感染力量,所以是可取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不是奥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