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材料作文

问题描述:

怎么写材料作文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怎样写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的来源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是诗歌、漫画、名人名言,或是最近发生的事件、报刊上刊登的新闻等等.这些材料有时是单个的,有时则是一系列、一组.
  材料作文的体裁范围也很广,有的要求写作一篇记叙文、有的则要求写作说明文,不过,更多的是要求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也有的材料作文可能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联想、想象等,把材料续写、扩写或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这里主要讲如何根据材料写作议论文.
  在“给出的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如何正确分析材料呢?首先,要仔细地阅读材料,从中提炼出几种可能的观点.如果是多篇材料,则要从中理出他们的相同点,抓住主要矛盾.有这么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位志大才疏的挖井人,由于缺乏毅力、浅尝辄止,终于失败的经过.这位挖井人在地上掘了不少的深坑、浅坑,大坑、小坑,但没有一次能坚持到底.而他所挖的地面下方并不太深的地方就有水.这幅漫画想要说明什么呢?让我们来试着作一下分析:
  一、人多力量大.挖井的人太少了,所以挖不到水;
  二、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借助于机器,靠科学的力量来挖井.
  三、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认准一个坑挖下去,最终一定会挖到水的.
  以上三种分析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前两种情况都未免太牵强了.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挖井,也没有机器,但水离地面并不深,而且其中有一个坑差一点就要挖到水了,这说明凭借一个人的力量也是可以挖成这口井的.那么,为什么没有挖到水呢?就是因为挖井人浅尝辄止,没有恒心,每次挖了一会儿之后就灰心失望而换地方另挖了.这样,第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就不言而喻了.如果是多则材料呢?假设前面提到的挖井是一个材料,另外一个材料则是"愚公移山"的故事.老愚公家门口有一座大山,进进出出十分不方便,愚公便下定决心把这座山移走,于是让他的家人全部出马,一锨一筐地挖山抬土.一个聪明人看见了,觉得愚公真是太傻了,这样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把这座大山移走呢?老愚公告诉他,我儿子之后有孙子,孙子之后有重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总有一天是会把这座大山移走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则寓言和前边挖井故事一正一反,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终会达到目的.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还要结合现实、引用事实和材料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证.即选取合适的论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一个人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动手把它锯成木板.他把树干的一头放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动手锯起来.他往锯开的缝里楔进一个楔子,然后再锯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楔子拔出来,朝下移到一个新地方楔进去.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他干活.
  这人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在树干上,也用锯锯起来.但当它拔出楔子时,树干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它极度挣扎,尖声大叫.那人被闹醒了.他把猢狲打倒在地,用绳子把它捆起来.(陈运德等译《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这篇材料说明了盲目模仿带来的危害.盲目模仿不仅有可能使事情不成功,甚至还会危及自身.那么如何来论证这一点呢?我们可以运用“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例子来说明.“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人听说邯郸地区的人走路姿势十分好看,就来到这里学习,但学到最后,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曼妙的步态,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最后只好爬着回家.“东施效颦”说的则是美丽的西施姑娘犯了心疼病,一只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别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姿势非常美,她的邻居――相貌丑陋的东施姑娘看到了,也学着做出同样的姿势,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夸奖,因为这样一来,她看上去更丑了.这两个故事说的也都是模仿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侧重点又有不同,“邯郸学步”的重点在于:模仿要讲究方式方法,“东施效颦”则是说模仿要看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显然,第二个故事与题目中的材料更接近.那么我们可以选取第二个故事来证明论点.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象文中我们提到的持之以恒、盲目模仿等,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事例,对这些观点的提倡或者批判,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弄清“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含义,并据此写作一篇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左右.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算数过程
下一页:enjoy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