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简介

问题描述:

求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简介
1越多越好
2不要众所周知的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荣禄
中国清末大臣.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所赏识.官至总管 内 务府大臣.1874年,同治 帝死,荣禄参与确定载(即光绪帝)继承帝位,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纳贿,降二级,去职10余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将军.1894年 ,允准入京拜贺慈禧太后60寿辰,适逢中日战事紧急,留京再授步军统领,会办军务.战后,授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督练北洋新建陆军.
1898年6月,百日维新期间,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得力人物.旋即内调中枢,授军机大臣,晋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统近畿武卫五军.策划立端王载漪子溥硁为大阿哥(皇储),谋废黜光绪帝.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主张保护各国驻京使馆,镇压义和团.1902年1月,随慈禧太后返京后,转文华殿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伯夷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二人听说西伯昌善养老人,尽往归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兴兵伐纣,二人叩马而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手下欲动武,被姜太公制止,说:「此义人也」,扶而去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三千年前,秦皇岛一带正是孤竹国管辖的区域.这个古代方国建国很早,历经了商和西周两个朝代.当时它的管辖区域,据考古资料表明,大体包括现在秦皇岛市的全部,唐山市的东部和辽宁省的西南部,都城在现在的卢龙县城附近.这个古老的方国当时的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有大量饲养牲畜的畜牧业和可以用剩余粮食酿酒的农产品.从这个国家取名觚竹来看,它是以两种用以书写的文具,借代作国名,这就反映了这个国家已经有比较高的文化.
到了商朝后期,在这个国家出现了夷齐让国的美谈.原来那时的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了中子继承了君位.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这种事情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对他们给以很高的评价.
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但是走在中途,就遇见了周武王伐纣的大军,原来这时周文王已经死去,周武王用车拉着周文王的木主奔袭商纣.他们二人大失所望就叩马而谏说:“父死不埋葬,就动起武来,这能算作孝吗?以臣子身份来讨伐君主这能算作仁吗?”武王的卫兵要杀害他俩,军师姜尚劝解说:“这是讲义气的人呀,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走了.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由于商纣王阵前的奴隶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但是当时各地都属于周朝了.他们就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在采薇菜时,他们还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哪,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作算是对呀?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那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立即回答说:“古之贤人也.”又问:“他们对所作的事不觉得后悔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没有什么后悔的.”后来又进一步的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原来伯夷叔齐的行为正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儒家认为,人生价值不在于你能获得什么功名利禄,而在于你对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在后世对你的评价中来体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留名千古.所以孔子强调说:“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乎!”
宋玉
宋玉,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关于宋玉的生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韩诗外传》有“宋玉因其友而见楚相”之言.刘向《新序》则作“宋玉因其友以见楚襄王”,“事楚襄王而不见察”,同时又有“楚威王(襄王的祖父)问于宋玉”的话.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则说他是屈原的弟子.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又说:“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总之,关于宋玉的生平,众说纷纭,至难分晓.大体上说,宋玉当生在屈原之后,且出身寒微,在仕途上颇不得志.
宋玉的作品,最早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6篇.现今相传为他所作的,《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5篇,见于萧统《文选》;《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 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 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可信而无异议的只有《九辩》一篇.《招魂》颇多争议,一般认为是屈原所作.其他如《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篇,也有人认为不是宋玉所作,不过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借悲秋来抒写“贫士失职”的“不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诗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但不象屈原那样激烈和执著,情调相对有些低沉.诗中悲秋感怀的主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汉武帝《秋风辞》以下,如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秋思》,夏侯湛的《秋可哀》、《秋夕哀》,江遒的《咏秋》,湛方生的《秋夜诗》,何瑾的《悲秋夜》等,都与《九辩》一脉相承.此后继踵而作者,也代不乏人.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篇,以丰富的想象和铺陈的手法来描绘女性的神情与体貌,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类作品可能渊源于《离骚》中上天求女的传统,但多佚荡的情思而少讽谕的意味.汉以后如汉武帝的《李夫人赋》、司马相如的《美人赋》、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等,均由此发端;至南朝梁、陈间,更演化为宫体、艳情诗的末流.《风赋》一篇,以“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作对比,写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生活差别,虽属游戏娱乐文章,但多少带有一些讽谏意味,在写法上对后代作家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