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现在在哪?急

问题描述:

和氏璧现在在哪?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和氏壁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对于今人来说,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十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土,历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壁.
和氏壁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壁义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壁,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
但后来,和氏壁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壁”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壁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壁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壁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缨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灭下大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国,“传国玉玺”再一次饱经天下之乱.公元936年冬,后唐末帝李从珂被后晋大兵围困,李从珂遂与后妃于天星楼自焚而死.据说,李从珂当时便随身携带着“传国玉玺”.可是大火过后,人们从灰烬中却不见此玺的踪影,甚至连一块外形稍像此玺的石头也没找到一块.到此,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壁改造而成的.
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后,楚相国昭阳,灭赵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们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再后,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秦赢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27),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
晋统一三国,玺归司马炎.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似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石鉴,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 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五代会要》)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2传国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这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 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此处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膺品.(《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前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共产党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作成的玉玺.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壁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希望高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