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在现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问题描述:

论述在现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传统文化是从前时代继承和保留下来、存在于生产关系和上深建筑中的部分或全部因素.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内容十分丰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史学、哲学、道德、宗教等 理论和思想方面,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 实践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遗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是分析和评价;二是批判继承;三是使现代化.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评价传统文化.首先,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它们的反映和表现.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的许多基本观念、基本思想,本身具有两重性.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最后,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判断什么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糟粕,真正发掘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清除其中的垃圾.
  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发展中的常规.离开批判继承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转变关头,在变革的时代,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引人注意.
  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科学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是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沃土.必须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文化,又必须在创新中确立和发展我们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就总体而言,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割断,文化史也无法割断.在要不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的人主张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用一把火饶光,说“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有的人主张民族虚无主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也还有的人对传统文化采取毫玩批判地收兼收并蓄、食古不化的态度,提倡所谓“国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与“国粹主义”形成了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的左、右两个极端.事实上,不管是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还是“国粹主义”都不是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传统文化之所以可批判继承,根本源因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论会中的文化不都是剥削阶级文化,传统文化中包括了剥削阶级的文化,又不等同于剥剥削阶级文化.事实上,传统文化中除了剥削阶级文化,还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充满革命、科学、民主精神的劳动群众文化,人民大众文化.在阶级社会中,还存在着作为社会成员的各阶级共同创造和流传的反映共同利益的文化,如环保意识,公共交通和秩序等.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文化传统当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即使剥削阶级的文化,也有不同时期的区别.当这个阶级作为新兴的革命阶级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其文化也有不少体现人民性的成分可以搦批判继承.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使剥削阵营里分化出一些开明派士,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人民的一边总结和反映人民愿望的文化.作为剥削阶级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也有正统的矛盾斗争,在不同时期作用也不同.只要做好批判继承,就可以为社会土土主义服务.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即进一步解决怎样从普遍到特殊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它特殊的意义.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不是指整个传统文化 的现代化,而是指怎样把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现代内容的东西.首先,要准确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发掘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要把眼光放得开阔、长远.要着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中带有民主和科学因素的遗产.要站在现代化的高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加工、改造、冶炼、重铸、创新,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广泛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古为今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和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时代要求的新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能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