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赏析要求一篇文章

问题描述:

白杨礼赞赏析
要求一篇文章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09-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白杨礼赞赏析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文章开始,作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着展示背景,突出主体.通过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色,从直观感觉写出白杨树出现在这里的不平凡.这部分采用了先扬后抑再扬的写法.写高原景色,先写产生“雄壮”、“伟大”的感觉,后写产生倦怠单调的感觉,再写于“恹恹欲睡”之中猛醒,惊奇于傲然耸立的白杨树的出现,真可谓一波三折.
  作者接着用“虽……却……”、“哪怕……却……”两个句式,将环境的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的生命力作对照,突出了白杨树的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为下文由树及人,点明象征意义作了很好的铺垫.“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为白杨树做了画龙点睛的总结.文章后部分作者深入主体,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及气质,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从礼赞白杨树进而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者充满激情的表白,起到主题不断地升华.
  作者从容描写西北高原的景象后先以比喻勾出西北高原的特有景色,然后分写“黄”与“绿”.不仅讴歌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并且对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深表赞叹.接着,又用彩笔浓抹出西北高原的特色——“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就自然令人产生“雄壮”或“伟大”的感觉,但同时也会感到有一点“单调”.
  在指出不足之后,笔锋突然一转,由景及树,将白杨树引到读者的眼前.这里,作者为安排白杨树的出现,颇具匠心.白杨树不是生长在南方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沃土中,而是生长在天地开阔、一望无际的西北高原,它以坚强挺拔的英姿傲然耸立着.映入作者眼帘的,是“一排”、“三五株,一株”,由远而近,看得更真切.这不能不使作者“恹恹欲睡的情绪”为之一振,并发出惊奇的赞叹.
  先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再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全段呈“总——分——总”结构.第1句总写,概括全段的中心内容.“笔直”是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力争上游”既是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也是白杨树内在精神的外露.第2-5句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说,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在形象,每一细节描绘,都体现了“力争上游”的特征:干,写出其高大正直;枝,写出其团结向上;叶,写出其顽强不屈;色,写出其平凡朴实.最后两句是总说,但内容已经深化,着重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精神),突出了它“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个性特征.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