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问题描述: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 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 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 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 亦应胆落 .”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竞以青词 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易水上,既 祖,取道——既:已经.
B.于是荆轲遂 就 车而去——就:登上.
C.严更笑不可 抑 ——抑:控制.
D. 殆 佛门所谓“定劫”欤——殆:几乎.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乃 复遣之使去     ② 乃 令秦武阳为副
B.①一老僧倾听久 之     ②皆白衣冠以送 之
C.①而严竟 以 青词作相   ②而乃 以 嫚骂了事
D.①老僧预知之,而 不能救 ②荆轲和 而 歌
3.对“甲”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荆轲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4.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D
2.C
3.D
4.B
5.(1)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2)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
  (3)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意对即可)
6.严分宜只重功利、不重义节;缺乏同情心.王敏斋为人正直、看重义节,心地善良.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