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物故事及感想故事 感想 各200字

问题描述:

英雄人物故事及感想
故事 感想 各200字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编辑本段]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编辑本段]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编辑本段]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编辑本段]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编辑本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
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