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问题描述:

比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相似点:
二者都是怀古诗;都表达了对前人英雄的赞美、凭吊以及自己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和对现实的感慨万千.
念奴娇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永遇乐作者连连用典,用孙权、刘裕表达了自己为国建立功业的抱负,同时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主要区别:
苏东坡在胸怀上显得广阔,辛稼轩在气力上显得宏大.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临空飞来,划破历史的时空,用滔滔大江淘洗古中国千百年的英雄人物,实在出人意表,创出了阔大雄浑的艺术境界,读者的思维也仿佛伴着这滚滚东去的江水而放纵奔流,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接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描写古战场的雄壮之景,以势夺人.用“乱”“惊”摹形状态,借“穿”“卷”活化背景,使古战场雄奇豪迈而又富有虎虎生气,一扫“诗庄词媚”的旧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两句又是一幅对联,并且对得很工整,很有气势,这不能不说是苏词炼字艺术的魅力.所以,这三句写景状物,以苏轼特有的豪放之气荡涤着读者的心胸.苏轼的《赤壁怀古》,在仰慕古英雄的时候,自然带出了自己的失意之情.结句“人生如梦,一樽不酹江月”,看似消极悲观,实质上是借佛、道思想放松自己,安慰自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苏轼是一位集儒、释、道思想于一身的书生,在遭受“乌台诗案”的坎坷,身贬黄州之后,佛、道思想的清旷达观襟怀成了他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所以苏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人生如梦”为和平之语,是豪放之中透出的旷达.
  北宋苏轼对词体的解放和对词境的开拓,给南宋辛弃疾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辛弃疾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抗金英雄,维系他一生的就是他的抗金大业,他的词作也大多成为他抒吐爱国之志的载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辛弃疾从小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以抗金复国为已任,集“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于一身,《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辛弃疾壮志难酬的郁闷之作.结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比,吞吐出身置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之气.“凭谁问”三字意即无人问,廉颇虽老,赵王在国家危急时尚能想起他,而在今天,又有谁会理解作者的这颗报国之心呢?此情此境,令人不忍卒读,涌起来的只是作者“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苍凉与悲壮.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很贴切的.
  苏轼是文人,辛弃疾是文人+英雄(偏重于英雄气).文人气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多愁善感和英雄豪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万丈豪情均可入词汇入豪放派的大流里去.苏轼为代表的文人词以诗入词,重诗情画意,辛弃疾为代表的英雄词以文为词,重叙事,喜用典故.苏轼把如画的江山和气字轩昂的英雄叠加在一起,以景衬人,山水壮丽,英雄俊朗.辛弃疾历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诸多英雄好汉的成败旧事,写出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辛弃疾写词多用典故,这其实是文人词的惯常写法,苏轼也是如此,只不过辛弃疾更突出些罢了.有人因此说辛词的缺点是喜好“掉书袋”了,这是不确当的批评.“怀古”篇中所用典故,意在讲述各路豪杰故事,抒英雄气慨,除末了廉颇一事以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紧扣“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全然没有炫耀学问的嫌疑,贴切自然.这也是辛词在词体写法的一次突破.
  辛弃疾在词的创作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使词章更为丰富多变.如他有意打破词的上下阕界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笔即是英雄业绩,激发感叹,下阕亦为古人典实,旨在进一步推广意境,上下阕一气以贯之,与《赤壁怀古》不同,苏轼的怀古具体落在下阕,上阕重于写景,上下阕有较为明显的因景生情的章法结构.另外,辛词的散文句法和语言的口语化对后来词人创作也有很大影响.
  北宋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将它发扬光大,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繁盛的豪放词派,是中国文坛的一大幸事.
  我们从“怀古”篇中洞窥苏辛词风,对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百度百科《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428743.html?si=3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为什么只选B
下一页:第8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