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心理健康,情绪,人格或挫折为核心词的论文.500字左右.

问题描述:

求一篇关于心理健康,情绪,人格或挫折为核心词的论文.500字左右.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喜怒哀乐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生物都有一个本质特性:应激性.
应激性是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
而我认为,喜怒哀乐就是应激性的进化版本.
有人拿着刀要杀你,出于自我保护,你会攻击他或者逃跑等等.这就是应激性的进化版,那么应激性会怎么处理这种威胁,很简单,当你感到刀刺痛你的皮肤,你开始向后缩动,甚至不会闪躲.
那这种进化的应激性有没有必要条件?当然有,首先,你看见他拿着刀追你,你就会认为这会伤害到你.而这种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是人类经验,这种经验是人类的固有经验,不管你之前有没有被刀伤害过,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都是惊弓之鸟.
我曾看过一个试验,就是在两块高地之间搭一块玻璃板,让一个婴儿从一头往另一头爬,结果那婴儿是不敢的,这种恐惧就是来自人类经验.
如果你在深渊边缘行走,你也会有这种恐惧.试想一下,历史上第一个在这种边缘行走的生物(不一定是人类),它会有这种恐惧吗,我想不会有.当它第一次掉下去,它就产生了这种恐惧,从此有了对于高度的个体经验.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也就固化在了物种的经验里,从而产生这种进化版应激性.
起初我们没有意识,被有益条件刺激时,我们的身体本能地靠近它;之后我们产生了意识,再受到这种刺激时,使我们的意识产生了快感,从这里开始,这种刺激有了双重效果:我们身体靠近,意识有快感.
我们对这样的感觉有了意识上的经验和记忆,下一次在刺激来临前我们就会做出反应,刺激过后反应还会持续.
喜怒哀乐就是这种时空上的应激,我们想到一件事,于是这件事在我们的意识里刺激我们,我们的意识做出各种各样反应,若干种反应一起出现可能就是喜,或者其他,喜怒哀乐,绝不是单纯的.
挫折,所谓挫折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
内容提要:安全问题现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但现在的孩子自我防护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不足,所以经常出现自暴自弃,自杀等现象,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因对这一现象?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到挚友,从严格到赏识.如今,表扬成为激励式教育的又一方式.表扬在激励学生方面确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人过于夸大表扬的作用,于是出现了细微之处见真谛,平凡中找出不平凡,挖掘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甚至还要在最少期望时赞扬学生.伴随而生了种种表扬法:登榜表彰、上报表彰、大拇指称赞、微笑称赞法等.还有人提出:一句表扬顶得上一百句批评,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我认为这种观点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要接受教育的学生呢?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与失败的锻造中成长起来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有多少人能够一帆风顺呢.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如何面对惨淡的人生.我认为应让学生享受挫折,在挫折中逐渐地成长起来.
山西的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安全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人身安全等等问题虽然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自杀、离家出走却屡禁不止.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每年自杀发生率超过10万分之20以上,为高自杀率国家,我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①最近有媒体随机采访了一所大学的部分学生,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承认曾经有自杀的想法或冲动,多么严重的状况!被家长责备,遭老师批评,失恋,与同学发生矛盾,学习成绩不能提高,遭到别人的指责,甚至减肥不成功都可以成为自杀的理由.他们一旦身处逆境便悲观绝望,常常冲动地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完全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方面的报道更可称得上是连篇累椟.人们不仅要问:如今的学生怎么了?何以变得如此脆弱?自杀率可以统计,但那些因为一点失意就丧失学习工作的信心,从此萎靡不振的人又有多少,这个数字该如何统计呢?种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显然学生们的所作所为只是现象,本质则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形态一定有了某些疏漏.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觉现行教育制度日益突出的弊端: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甚至可以说是唯有智育.虽仍有一些只做表面文章的德育,但在学校普遍疯狂敛财,只一味注重升学率的情势下,谁还肯信?是故早已为家长和学生共同嗤之以鼻了.社会形态则是竞争的加剧和独生子女这一代人难以避免的承受能力显著降低.即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使之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见不得一些儿风雨.矛盾的焦点或许在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与青少年心理的日益脆弱的矛盾已经日益显现并且加重,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厉挫折和失败的洗礼,自理能力太差,袜子都要父母洗的高中生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与人相处.每一个孩子都认为自己应该是核心,是这个家庭的百分之百,他们也确实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走进教室他只是四十几分之一,走进学校他只是千分之一,走进社会只是十几亿分之一,这种反差他如何适应?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历史上哪一位名人不是在挫折和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被处以腐刑,他承受了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看来比死都还难受的奇耻大辱,秉笔直书,写下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名句.司马迁笑傲生死,以顽强的意志拼搏,获得了生命的升华.“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②.可以说,挫折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仅人是如此,动物也一样.美国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管理人员为了保护野鹿,将狼消灭了.从此,鹿再也不必为逃避天敌而奔跑,于是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至濒临绝种的境地.这时,管理人员醒悟了,将几只凶残的狼引回鹿苑.有了天敌的威胁,鹿群频于奔命,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由此可见,挫折不仅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需要,更是我们生存的需要.试想,一个从小到大从没经历过哪怕最小挫折和些轻微风浪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突遇稍大些的风浪,他能不惊慌失措,胡乱作为吗!挫折教育的实质就象是给学生打的免疫预防针,用小的感染来激发其自身免疫功能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那些经常生点感冒发烧之类小病的人,寿命往往不见得短;倒是那些平时看起来壮得像头牛,从来都不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常常是恶性肿瘤之类的恶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已有解释:肿瘤的发生,是机体免疫监控系统障碍导致细胞增生无度的结果.不时生点小病的人,其免疫系统经常被启动,保持相当的警惕性,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投入战斗.而后者由于抵抗力较强,免疫监控系统处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状态,遭遇细胞恶性增生时来不及反应,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生理如此,心理也是如此.挫折,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逃避的事件.一个人对抗挫折的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应对挫折的经历.遇小挫而胜之,可以为受挫者留下宝贵的经验,增强其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经常应对小挫折的人,往往能在大挫折面前坚韧不拔,而那些毫无挫折经历的人,一次大的挫折就可能使其一蹶不振.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立体几何 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