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11岁的彼得和爷爷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

问题描述:

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11岁的彼得和爷爷在院子里,却没心思欣赏这明净的秋夜景色,一个劲儿地直想着屋里那床毛毯.他没想到爸爸真的会把爷爷送走.现在,事情已经明摆着了,爸爸给爷爷买了离别的礼物——一床大毛毯.
今晚,是他和爷爷相处的最后一夜了.爷爷看出他的心思,说:“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
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
“啊,这毯子真好!”老人抚摩着毯子说,“你爸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寒冬到了,有了这床毛毯,在那地方就不愁冷了.那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毛毯的!”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可彼得想:“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房——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他真不相信爸爸会做出这种事来.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他已经是大孩子了.他走进屋子拿来了爷爷的口琴.
爷爷吹起一支欢乐的曲子.彼得听不进去,他呆呆地凝望着峡谷.
忽然传来两个人的脚步声,那是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口琴声戛然而止.爸爸没有说一句话.那女人走过来娇声娇气地对爷爷说:“明天,我就不送您啦!我是来向您道别的.”
“您的心地太好啦!”爷爷说着,低下头,望着地面,望着他脚边的毛毯.然后,他弯下腰,拿起毯子说:“请你看看这个,我儿子送给我一条多好的毛毯做离别的礼物.”
“嗯,”姑娘摸了摸毛毯说:“这毛毯真不错.”她忽然转身向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想给爸爸买一床最好的……”姑娘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过那床毯子,半晌,终于开腔了:“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啊!”
“是的,”爷爷说,“是双层的,一床漂亮的毯子,给我老头做纪念!”
爸爸默默地进屋去了,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她一转身要走,正好遇到想进屋的彼得.她又转身嚷道;“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爸爸望着彼得,眼里露出了尴尬的神情.
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道:“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爸爸和那个女人都愣住了.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是的,”彼得又说,“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用得着的.”
大家都沉默了.
好半天,爸爸走到爷爷面前呆呆地,没有一句话.爷爷望着儿子喃喃地说:“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么想的……我知道……”
这时,彼得哭了,但没什么,因为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用简练的语言概述.
2)你认为文中的爷爷、爸爸、彼得、“那个女人”各是怎样的人?
3)文中第18段划线句子“没关系,孩子,我知道你不是这样想的…我知道…”中加点的“这样”指什么?
4)文中的事例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本文记叙了妻子要爸爸把爷爷送到养老院去,在离别时,爸爸给爷爷一床毛毯
妻子不愿意后来剪掉一半.
2.爷爷:善良.善解人意 爸爸:孝顺.软弱 女人:吝啬,刻薄.
彼得:懂事聪明
3.指把爷爷送到养老院这件事
4.反映了不关心老人的社会现象.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先解十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