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问题描述:

正义的制度对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我没带书..我要详细答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浅谈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内容提要: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试从法律价值的角度阐述法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请支持COKECN,点一下↓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法治所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标志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秩序”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现象 ,包括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法治所维护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意味着一种有序的社会状态,这种有序性是通过正常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社会结构的有序性、事物运行的规范性、事物发展的程序性、事件的可预测性等表现出来.法治,无论是作为治国方式,还是作为依法办事的原则,最终都要表现为一种秩序.达到某种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厉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指标.法律秩序是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有条不紊、充满生机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基本标志和必要条件.和谐是一种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因此,秩序构成了人类理想的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它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前提.一个社会如果处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社会的和谐除了要有稳定安宁的政治环境,还要有运行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秩序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 (动态的稳定)之上,即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
法治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法律的功能和使命就是通过有效地解决纠纷、防止纠纷来形成和维持秩序.第一,法治能有效地解决纠纷.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这种差异在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们之间的冲突和混乱,如果有大量的社会冲突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社会秩序无法形成,更谈不上社会和谐.法治为控制无序与混乱不仅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来协调、支配和控制人们的行为;还设定了独立的司法机构、仲裁机构,由其运用特定的法律规则解决纠纷,并且裁判的效力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第二,法治能有效地预防纠纷的发生.法治不是万能的,因为它不可能防止任何具体纠纷的发生.但是,它可以降低它们发生的概率,从而使实际发生的纠纷在总量和冲突烈度上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我国目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阶段,各种社会矛盾激增,法治以其强制力和威慑力预防和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缓和矛盾增长趋势,防止纠纷发生,保证社会各种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
二、法治所保障的人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权概念是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去理解 :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它表达一种正当合理的要求,即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权利,它描述一种制度安排,其中利益得到法律的保护,选择受到法律效力的保障,商品和机遇在有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给个人;人权更是一种实有权利,即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它的实现除了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还要有法律的确认与保障.离开法治谈人权就会使人权成为“空中楼阁“,反过来离开人权谈法治就会使法治丧失其赖以生存的价值基础.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基础.一个和谐的社会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尊重人权,甚至是人权高于一切.社会是由不同个人、群体、阶层构成的,在这个共存共生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但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学会协调、合作和互助,这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原则.人类能够更好地同生共存的基础在于人们享有其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比如尊重人性、保障人权、捍卫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这些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而能够得到普遍的认同与遵守,社会通过自由、平等与竞争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社会只有尊重和保障人权,使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成为社会的积极主体,每个人就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整个社会具有和谐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因而,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之上.没有人权的普遍实现,就没有真正的社会和谐;人权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无社会的和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一个和谐的社会的底线是什么?底线就是人权,如果人权都没有保障,又何来和谐!”
法治是实现人权的可靠形式.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而它作为法治的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可能由理论变成实现.其中,法治对人权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法治为人权的实现提供法律依据.人权在本质上属于国家内部管辖问题,如果得不到法治的确认与保障,人权便无法实现.只有通过一国法律的确认和保障,在人权受到侵犯的时候,才能依法受到保护,才能依法对侵犯人权的行为予以制裁;法治规定的一套严格、完备、科学合理的司法救济程序,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了明确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法治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了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人权的实现必然要求建立保障人权的体制,必然要求有一个实现人权的运行机制,而这种体制、机制,也只有依靠法治才能予以建立.因此,从实现人权的角度讲,法治的作用体现在使公民的人权得到尊重与保障,不受非法侵害或受到非法侵害后能得到公正的司法救济,从人的内在需要出发规范、调整和引导人的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三、法治所维护的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
正义,同公平、公正、公道、合理等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在伦理学意义上,正义要求人们各得其所,满足其合理的、公正的需要和要求;在政治、经济上,正义指一种与社会发展的理想相符合、足以保证人们的合理需要和利益的制度,它的实现与否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正义.“正义只有通过良好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是善良公正之术”(塞尔苏斯),这些古老的格言和法的定义表明:法与正义是不可分的,法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法的价值之一在于实现正义.
维护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是一个利益互动的社会,《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使我们人类社会既存在着利益的一致,又处处充满着冲突.之所以存在利益一致,是因为合作可以使所有的人比他们独立活动生活得更好;之所以存在利益冲突,是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占有社会合作的成果的份额非常敏感,并且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较大的份额.防止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就是使各种政治、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如果有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直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所以,没有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人际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具备深厚根基.
法治是实现正义的有效方式.社会生活中正义仅仅靠个人的美德不足以维持,必须依靠法治来促进;人们的基本的合理的需要和利益能否得到保证,也取决于法治能否得到运用.正义作为法治的宗旨和目的,其本身就蕴藏于法治的丰富内涵之中,法治只能实现全面正义才能找到其合理的位置.和谐社会的基本形式是人与人的和谐,其核心的问题是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权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当前的诸多不和谐、不稳定现象,其引发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都是一种权益的失衡.这种权益失衡的交汇点突出表现在个人、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各阶层、各群体间权利义务分配的不公正.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主要是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一套正义的原则来指导社会适当地分配利益和负担.法治在促进和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把指导分配的正义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并具体化为权利和义务,实现对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的、公正的分配;法不仅可以为和平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而且可以为公正地解决冲突提供规则和程序,最终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成为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的和谐社会.
四、法治所追求的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目的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效益的基本含义是: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同样多的效果,或以同样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效果.一个有效益的社会,就是能够以同样的投入取得比别的社会更多的有用产品,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的社会,亦即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优化的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责无旁贷地负有这样的经济与社会宗旨:有利于人的解放与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与提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保护、合理的配置及高效利用.因此,法治必须把效益作为自己的应有的价值取向.
追求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目的.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因此,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资源的日益稀缺要求我们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必然要追求效益,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谐社会是有秩序的社会,尊重人权的社会,崇尚正义的社会,也必须是追求效益的社会,没有效益的社会无论如何不能被认为是一个完美的社会.
法治是促进效率的有利保障.法律内在的经济逻辑和宗旨是以有利于获得最大化效益的方式分配资源,并以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第一,承认并保障个人物质利益.利益,就是人们企求满足的一种要求、愿望或期待.在社会心理学中,满足既被人们当作需要的实现,又是新的需要的起点和契机,因为追求利益是人类最一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个人的自我利益的不断实现是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动机,是资源有效利用的不竭动力源泉,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法律应承认和保护人们的自我利益,激励人们在法定范围内尽其所能地实现物质利益,并赋予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正当权利,以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率地利用.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对立和磨擦,这种对立和磨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是巨大浪费.因此,法在承认和保护个人的物质利益的同时,还要权衡和调节各种利益冲突,以便把对立和磨擦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二,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法律通过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追求效益而占有、使用或转让财产.法律赋予了人们对资源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财产所有者有权排除他人对自己财产的侵犯或夺取,就有信心和动力投入资源,创造和发展财富.同时,法律还为财产权的转移提供便利和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权利的自由转让和重组实现的,如果财产权是固定不移的,资源就不能从低效益的利用转移到高效益的利益,就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涵义,正确处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衡利益的调节器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新的社会阶层逐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日渐突出.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显得滞后,应对多样的社会利益诉求的机制缺位,因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凸显.还应当看到,虽然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天然地要求法律确认个人利益,并在形式正义下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存在素质、能力、机会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一些人竞争力不强,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转型期存在的利益冲突,最好的解决途径是加强法治.法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平衡利益.法律在调整利益的过程中,既确认、界定、分配各种利益,又对冲突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现实社会资源有限,因而资源的分配是在竞争中进行的.在各方都在争取资源、主张利益的情况下,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社会群体的权利需要通过法律得到确认和保护,以消解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而,法律既维护市场竞争,又防止市场竞争对弱者基本权益的损害,是利益平衡的调节器.
维护和发展权利的保障
尊重、保障和发展人的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之一.人的权利得到尊重、保障和发展,意味着权利的社会配置方式的改善,意味着社会正义的增进,也意味着社会和谐的增强.从社会意义上讲,权利代表着一种社会关系.从表面上看,人们对权利的获得和行使,会使社会关系紧张并产生冲突,但实际上,现代权利制度会将其保持在适当范围内,并通过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使其得以缓释.权利发展本身,恰恰是社会和谐得以增进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利益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使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愈来愈重要,它们已成为经济、政治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政治秩序的和谐而言,赋予公民政治参与权具有安全阀的作用.有序的政治参与对公民具有表达要求和愿望、宣泄情绪的功能,公民可以通过正常、合法和多样的渠道表达愿望,维护自身利益.否则,公民的愿望得不到表达,问题得不到解决,情绪就会积累,矛盾就会激化,社会就难以和谐.
社会稳定的基础
秩序的存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而维护秩序正是法的最基本价值之一.和谐社会是秩序良好的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则有赖于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遵循.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无序化和无序状态.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人们依照法律规则来办事,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法以文明的手段来解决纠纷,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如立法,无论其水平多高、技术多先进,都只能是建立社会生活秩序的一个前提.因为法律的实施和秩序的建立至少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们承认法律的权威,二是人们对法律有正确的理解.但是,这些条件往往不能被充分满足,纠纷难以避免;同时,社会又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立法难免存在滞后.鉴于这些情况,社会秩序的建立还必须辅之以解决纠纷的手段,而法是文明社会里解决纠纷最重要的手段,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法还维护和保障着社会基本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等都属于社会基本安全,它们是人类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最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若不能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将被打破,社会就会陷于混乱,和谐也就无从谈起.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