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好的四字短语!

问题描述:

寻好的四字短语!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一些四字短语常常被误作成语,如妨碍交通、列出题目、嗜酒成癖、戊戌政变、举止安祥、通宵不眠、绿树成荫、口干舌燥、举世震惊、恶意诅咒、元气大伤、始终不渝、幼稚可笑、梳妆打扮等.将四字短语误作成语的情形在其他一些报刊上也时有所见.如有一种成语接龙的语言游戏,其中一些四字短语就往往被误作成语来运用.那么,成语与四字短语的区分与联系是什么?
所谓成语,即长期以来语汇中沿习惯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的短语或短句,是熟语中的一种.汉语成语90%以上几乎都是四个字的,这跟汉语词汇的构造规律、声调规则,以及传统的诗文形式密切相关.当然,成语中三个字(如莫须有、鸟兽散)、五个字(如小巫见大巫)、六个字(如五十步笑百步、风马牛不相及)、七个字(如英雄无用武之地)、八个字(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十个字(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十一个字(如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十二个字(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也有,只是数量十分少.
所谓四字短语,是指不包含典故的,没有比喻义、引申义的,一般从字面即可理解其含义的四字语言形式.虽然绝大多数成语是“四字格”短语形式,但是成语决不等同于四字短语.因为成语自有其鲜明特点.
一是成语具有着意义上的整体性. 即成语的涵义一般不是成语的单个字眼意思的简单相加,须透过字面意义进一步理解成语的这种深层次内涵,一般表现为成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这种语义上的融合性、整体性,使成语可作为一个词来使用,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如“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打算,而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胸膛里有一根竹子”.“废寝忘食”表面意思是顾不上睡觉,忘了吃饭,后引申作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总之,绝大部分成语字面意义与整体意义不一致.而开篇所列四字短语“举世震惊”“梳妆打扮”“通宵不眠”之语义可以是字眼意思的简单相加,没什么引申义或比喻义.

二是成语具有着结构上的定型性. 因为成语是长时间沿用下来,约定俗成,其结构一般固定不变,即不能任意变动语序,不能任意抽换或增减有关字眼.如“任重道远”不能变更为“道远任重”,“恶语伤人”不能改作“恶意诅咒”,“通宵达旦”不能改写作“通宵不眠”.
三是成语具有着源远流长的特性. “源远”指成语沿用的历史性,“流长”指的是成语使用上的社会性.成语大都有语源可究,都有其来历,或来源于书面,或来源于口语.如“有恃无恐”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两面三刀”最早出于《元曲·灰阑记》,“南腔北调”最早出于《燕京岁时记》,“不学无术”出于《汉书·霍光传》.而如“艰苦奋斗”“光辉灿烂”“元气大伤”“始终不渝”等四字短语,多是近代或现代出现的,时间较短,语义也表现为单纯的字面意思.再如茅盾1942年写的《白杨礼赞》中的“黄绿错综”“旁逸斜出”至今近60年了,时间较长,为什么还不能算作成语呢?这是因为这些短语在“流”即社会性方面,还没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只能算作四字短语.
四是成语具有着浑然一体的结构特点. 成语因语义的整体性特点,使得字眼之间较为紧凑融洽.而四字短语则比较松散,有拼凑之感.如“举止安祥”“梳妆打扮”“列出题目”“防碍交通”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算数过程
下一页:enjoy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