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问题描述:

孔子的政治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也是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
当时的鲁国大夫季氏想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孔子的学生冉有在季氏手下当官,在动手之前,向孔子汇报了这个情况.
孔子认为,这种讨伐毫无道理,应该制止.冉有推说是季氏的主张,孔子说这是你没有尽到做臣子的责任.
冉有为辩解季氏说:颛臾这个地方,离季氏的封地很近,现在不攻取,将来子孙后代可能出事遭殃.
于是就引出了孔子这段训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简单地说就是:一国之君和一家之主,不是为国家和家庭的前途(“西化左派”称之为“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着想,而是成天为个人享乐(“西化左派”称之为“个人利益”)考虑,由此而造成“不均”和“不安”.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很少人注意到:他是把对居上位的“君”和“父”的要求放在首位的.
“君君臣臣”是说君要守君的本分,臣要守臣的本分.
臣的本分,自然是为治国安邦而出谋划策和办事情了.
有人说,孔子把民众视为愚弄对象;也有人说,孔子认为民众是可以教育得好的.
他只是要求“民”遵守那由九个“X臣X”组成的等级制度就行了.
有人希望借鉴孔子的上述主张,这是可以的.
但是,肯定不能搞成要求普通百姓们“克己复礼”而官员们“高薪养廉”.
因为,这种“严以律民,宽以待官”的做法,显然是与孔子的主张相反的.
当然,孔子主张的等级制度,如果不进行较大的改造,显然也是不适合在现代社会宣扬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描述的是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当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孔子自己也知道.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百姓们都自家顾自家了,“大同”暂时是实现不了的,“兵由此起”,免不了要打斗一番.
不过,如果上台的君主能够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那样“谨于礼”,按照“礼”的精神,治理国家,还是能够实现“小康”的.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用了一句古代诗歌:“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100 ,11
下一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