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为什么用几何平均

问题描述:

CPI为什么用几何平均
相比算数平均有什么优势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0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算术平均数编制 涨幅较高
我们得先复习一下两类平均数的定义:把n项数据相加後除以n即算术平均数,把n项数据相乘後开n次方根即几何平均数,两者间的关系是:算术平均数必然大於或等於几何平均数.例如:(9 + 3)/2 = 6,而9×3开平方根等於5.2,由此可知,用几何平均数所编算的CPI,涨幅会小一些.谈到这里,一定有人会怀疑这是政府惧怕通膨太高所使出的伎俩,但这样的推论太过武断.
要明白采用几何平均的秘密,除了要知道数学上的道理,还得再了解CPI的编算方式,CPI查价范围遍及食、衣、住、行、育、乐,总计查了400多个项目群,约1万4千多个花色.举例来说,鲜奶、西式速食、在外饮用咖啡或饮料就是其中三个项目群,而陈列於超市、超商及量贩店的各式品牌牛奶、羊奶总计30多个花色就归属於鲜奶这个项目群.至於西式速食则包括分布於各地的麦当劳、肯德基、摩斯汉堡、必胜客等30多个花色.再如在外饮用咖啡或饮料就包括星巴克、85度C、城市咖啡等30多个花色.
CPI的涨幅是由鲜奶、西式速食、夏季套装、女鞋、房租、电扇、电视机、化妆品等400多个项目群的涨跌构成,而鲜奶、西式速食这些项目群的涨跌又是由个别所属的30多个花色的涨跌所构成.
以往的算法简单,把项目群里的30多个花色的涨跌以算术平均处理,据此得出项目群的涨跌幅,然後再把400多个项目群依其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予以加权平均,即可得出CPI的涨跌幅.
消费偏好 会随物价变动
这种CPI的算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假设消费者的偏好是不会改变的,对品牌的忠度也是至死不渝的,但事实上,这个前提并不存在,人们的消费行为随时会改变,今天光泉鲜奶降价促销,人们当然会选择光泉,平常喝85度C的咖啡,当7-11的城市咖啡买一送一,多数人也会毫不犹豫的转向城市咖啡,这是人类自利心使然,非常正常.
这样看来,人们不可能傻傻的固定自己的消费行为,因此鲜奶、咖啡、化妆品等项目群的涨幅如果直接把其所属的30多个花色涨幅以算术平均处理,必定是高估了消费者的负担,从而也就高估了CPI的涨幅、高估了通膨率.
先进国家采几何平均制多
那麼该如何处理才允当呢?应该把人们这种随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化的消费惯性纳入考量,遗憾的是,我们实在不知道人们这种「替代消费的弹性」有多高,况且城市与乡村、穷人与富人的情况可能又不一样.必须做调查然後再进行CPI的修正,未免缓不济急,因此遂有以几何平均替代算术平均的倡议.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数先进国家皆已在计算鲜奶、西式速食等400多个项目群的涨跌时采用几何平均的概念,也就是每个项目群的涨幅系由所属的30多个花色的涨幅几何平均而成,如此一来,更能反映真实的生活成本变动.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