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的论文?

问题描述:

求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的论文?
希望是完整的论文.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第一篇
  内容摘要:落实新课标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更新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积级主动地探索,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授之以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 : 语文课程 创新兴趣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正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对此进行了探索的实验.
  1、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和睦、敢于争辨、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例如,教三语《三袋麦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小猴、小牛、小猪得到麦子后的语言行动和结果进行表演,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的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安排学生组建4人小组,演习《假如我是小××》把自己假想成文中的角色,萌发了创新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培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又要注重学习激情的主要性,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对课文的感染力,借此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四语《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教师引导学习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内涵,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一天,管家求见,要替主人送一套精装书给公仪休,他说公仪休喜欢读书和藏书.公仪休婉言谢绝.”学生很快融入情境之中,在教者设计的情境中驰骋想象、丰富语感,把公仪休的品质刻画得更形象,把课堂气氛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3、授之以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和感悟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的愉快.为此,我们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1)词句训练——寻点.这里所说的点,是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点,让学生从点中得到启示.例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先让学生辨析“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换成“到、吹、送、过”等字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再试着找能体会作者心理的字来锤炼,学生很快找到了“又”区别“到、来”,体会其内涵:一是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应该回去看看了,承接了上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表示“离家近,应该还”,引起了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示“思家切不能还”.这样的点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领悟的深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篇章分析——穿线.这里的“线”就是能贯穿所有“点”的纲,可以是提纲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的线索.让学生在穿线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篇章结构和谋篇布局的了解.教学《索溪山山谷的“野”》一文,在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引导学生读2节,领悟表达方式;先概括叙述索溪山山谷的山是野的,然后具体写索溪山山谷的山怎样野,从中发现本文的表达方式——先写索溪山山谷的野,然后具体叙述山、水、野生动物以及来此游玩的游人;而在分述各段内容时,又分别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对课文有了一个清晰的线索,继而再引导回忆学过的教材中和课外阅读中相同表达方式的文章,学生在记忆空间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3)感情表达——求异.所谓“求异”,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凡卡》一文,教者设置话题: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悲惨的,你能从哪些方面看出来?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得出下列结论:凡卡小小年纪就来当学徒,还要遭到老板的虐待和伙伴们的欺侮;圣诞节前夜,凡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祷告,他却不能去;莫斯科是美好的,可是却没有他快乐的地方?童年的伙伴在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他却孤零零地远离家乡……在求异思维中,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作者对比、映衬、暗示的表达方式更加佩服.
  (4)主动探知——质疑.质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善于发现、善于解决问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要放手启迪学生质疑、自主探究、大胆表达,使其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两小儿辨日》课文,有的同学提出“孔子不能决也”不符合现实,难道孔子那样的思想家、大教育家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问题?在释疑的过程中,学生终于明白:一是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还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回事;二是孔子的治学态度是实事求是,不懂就是不懂.对疑的讨论,使大家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了.
  (5)大胆想象——多思.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尔.”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学时,要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创造条件发展想象.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启发想象:“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们怎样保护地球?”学生结合课本,联系生活实际,出了一系列的好措施,有的建议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有计划地开采;有的建议保护好地球的水资源,不让其受污染;有的建议不但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而且绿化我们的家园;还有的建议采用高科技,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雷电光能,减少煤和电的消耗……这些想象建筑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情合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6)读后延伸——拓展.这里讲的拓展就是指创造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不断地给以启发、诱导、激励和鞭策.教学《凡卡》时,让学生续写《凡卡梦醒后》,要求设身处地设计凡卡梦醒后的情景.教学寓言《守株待兔》后,指导编故事——《守株待兔新传》,便如有一生这样设计:守株待兔的农民不再守株,而是广为植树,数年后,树大成材,卖了树买了兔.他不是机械的等待,而且凭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成果.这样的训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回顾实验过程,我们体会到:要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要与时俱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光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不光要给以黄金,更要授予点金术.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接班人更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过去,我们的教育是传统的,我们一直遵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从孔子到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在这种千古不变的真理下调教出来的.纵观我国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我们国家有几个?为什么我们以前有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而现在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难道是中国人的智慧不够吗?不,真正的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环境不好,重视了学生的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就不难找到答案了.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开拓人类知识新领域的思维活动,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创新思维通过有创见的思维活动,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提供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高度发展、高度活跃的创新思维.当前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它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成绩只能代表学习的一个方面,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再以分数给学生下结论.尽管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但我们在观念上应更新过来.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实在实际教学中任何学科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在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更是重中之重.
  一、教学中要做到鼓励激情,目标适中.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才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适当的目标,又能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的《小站》时就根据“小站的设备简陋”这一内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五年以后的小站又将是什么情景?”这时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有的大胆幻想,有的是根据自己见过的火车站来设想,这时我就表扬了他们的敢于创新,让他们逐个到前面来说,同学们都踊跃参加.接着我又提出:“现在小站的设备先进了,我们的工作态度又将如何?”同学们有了前面的学习气氛,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然后我总结了他们的发言:一种是以前的小站,但热情的服务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另一种是设备先进了却不与旅客见面,不再动手修假山、造喷泉了.最后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提示讨论一下这两种做法的优劣.这样通过教师的启发,许多同学见解独特,富有创意.
  二、重视思维的过程.
  中国有句古语“神仙本是凡人造”,也就是说,除了智力有障碍的人外,一切正常健康的人都具有创造力,我们要求学生有创造力并不是要他们都成为天才、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而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虽然不能象杰出人物那样有重大成果,但是有了这种创造性思维就具备了成为杰出人物的可能.因此,我在教学中是重思维的过程,而轻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有时提出的问题却很有创造性,而我们多数教师都让这创新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认为本堂课与这个问题不相关,就不讨论,这样就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可能给这位同学造成终身的自卑心理.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认为讨论、提问会影响到教学计划的完成,又与教学任务不相关而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有位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水那么深,那么多的建筑是怎样建成的呢?本来这个问题不是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回答这个问题也并不困难,但我没有拒绝学生,而是布置一个作业:叫学生用三天的时间查找有关的资料,自己找答案.三天以后许多同学找来了各式各样的资料,我也准备了一张录像片.通过看录像片再讨论,同学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更加深了对威尼斯的理解.这一课同学们可能终身不会忘记.
  三、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通常用来形容想法离奇、难以实现的事情.但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和异想天开密不可分的.因此,不要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异想天开的提问或回答是调皮、在故意气老师.即使是异想天开,也应给予鼓励,毕竟它是孩子头脑中思维的结果,更是创造思维的信号.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是写一个小动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来写.有位同学就问我:“老师,人是不是小动物?”这样的问题可能多数老师都会生气,但我却笑了笑,温和的对他说:“你说呢?”这位同学说:“老师,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人只有一、二百斤,肯定是小动物.”这样的回答你不能说他是错误的,真是有点异想天开.我就说:“就按你说的去写吧.”第二天我看到了他的作文:人自以为是地球万物的主人,仗着人多势众,仗着会制造工具,舒服地生活着,却把其他动物赶尽杀绝.要知道你们人也是动物,和老鼠相比,可能会吓死它们.但是在鲸的面前,人却小得可怜……像这样有创新意识的文章我就一下子给了满分.从此以后这位同学的作文水平,说话能力大大提高,创新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可见异想天开也不错.
  四、教师的楷模作用.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特别善于摹仿,而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便经常成为学生摹仿的直接对象.如果他摹仿的老师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那么学生也会像老师一样不自觉的学习创新.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哪怕不下一百次地强调创新的重要,也不及实实在在的一次创新来得直接.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的楷模作用尤其重要.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创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回答几个答案,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我在教语文课时经常和学生一起搞一些活动如“脑筋急转弯”、“故事接龙”,自己也成为参与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许多同学回答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这就是教师榜样作用的效应.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课型,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教师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我们的学生才不至于成为高分低能的高才生、才不至于出现连衣服都不会洗的专家.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创造力资源.但我国目前的创造力开发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达到70%到80%,而我国仅为30%左右.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8.4%,只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发达国家的九分之一;每十万人中被收录的科技论文,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0篇以上,而我国不足3篇;每十万人中申报专利数,发达国家达到100件以上,而我国不足10件.事实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质上是科技知识、创新及其转化能力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数量、质量及人才创造能力的差距.知识经济的出现,21世纪的到来,为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一次新的历史机遇,创新的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创新的中国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力水平、创造型人才将成为维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兴衰的关键.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一个解释一下
下一页:例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