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

问题描述:

烛之武为什么能退秦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历来受人推崇,烛之武其人也以退秦师而名扬千古.那么,烛之武凭什么就能够退秦师呢?首先,外因主导、内因促成、相辅相成.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秦、晋两个强国的围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的烛之武,受荐于佚之狐,见用于郑伯,临危受命,英雄终有用武之地.秦、晋之所以围攻郑国,表面原因似乎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与秦国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其实本质原因却是秦、晋两国都有向外扩张的强烈愿望.一旦扩展愿望不能实现,联盟解体,相继撤兵就称为可能.“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使郑国有机可乘──既然两国的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晋文公具有霸主之风采──原来曾是晋国盟军的秦国,现在却成了郑国的盟友,风云突变;这时的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可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也恰是郑国之围最终能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知己知彼,明了形势,力呈利害.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围郑,郑必亡这一事实和秦、晋两国的矛盾、利害关系了如指掌.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再次,烛之武以“害”巧析形势.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心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第四,烛之武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第五,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使秦伯审时度势,最终撤兵.最后,察言观色,能言善辩,善于辞令.先是欲扬先抑,提出问题.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然后,分析危害动摇秦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接着,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随后,为了避免引起对方的反感,烛之武没有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最后,直言晋国忘恩负义、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伯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而毅然撤兵.整个劝说过程不卑不亢,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侃侃而谈,水到渠成,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却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求补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