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书无用”?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读书无用”?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学生炙手可热,找工作那是笼中抓鸡——手拿把掐.1981年,我毕业以后直接分配工作.
   然而,大学扩招以后,很多的大学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就是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也是“难于上青天”,甚至是“海龟”也变成了“海带(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生严重过剩.
  甚至到现在,农村的一些落后地区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以说这类标语曾经是的的确确地深入到农民群众的心中,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一个朴素的道理,读书才能真正地改变命运.不是吗,通过读书,山里娃走进了大城市,通过读书,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的面貌.因此,他们也曾是真心实意的尊师重教,读书和教育是他们未来的希望呵!
   然而,今天,残酷的现实击碎了他们以往的经验,颠覆了朴素的道理.许多贫困家庭不惜血本供孩子读书以至到大学毕业,可换来的呢?除了一张文凭而外,连一个赖以谋生的工作都找不到!在他们看来,读书确实是改变面了命运,但不是变好了,而是变得比原来更为糟糕!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如果黄金变得和黄铜一样多,它的价格还会像现在这样昂贵吗?假如,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毕业以后,就直接端上了铁饭碗,我们的高考招生还会有出现那么多“三放弃”吗?试问,这不是“读书无用”又是什么呢?对于“读书无用论”现象,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归结为是由于老百姓的思想愚昧落后造成的.其实,老百姓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然而,对于贫穷的老百姓来说,投资教育的成本和风险都是非常大的.许多家庭因为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媒体就多次报道过“学费杀人”的现象.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辛苦苦供出一个大学生,最终却找不到工作,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广大的家长如何能够接受呢?
   “读书无用论”,很熟悉的一个词汇,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那段时间,“读书无用论”是个热门的公众话题.当时,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远远低于企业工人,有一句顺口溜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在这个背景下,“读书无用论”一度盛行,一些家庭条件良好的尖子生初中毕业就报考早工作、早赚钱的中专技校,早早退出了高考竞争.“读书无用论”害了不少人,当分配制度日趋合理,他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读过早放下的书本.
  可以想见,今天的“读书无用论”也会造成恶果.老百姓算经济账有自己的道理,甚至是苦衷.但教育投资是一生的投资,不要被眼前的利或弊蒙蔽才好.
      显然,“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如今在老百姓心中变为“上大学改变命运”了.在计划经济年代,上大学意味着户籍、工作等一系列问题迎刃而解.这点对农村学生尤为重要.大学是精英教育,上大学等于有了高人一等的身份,有了衣锦还乡的荣耀.现在不同了,上完大学却感觉一切都回到起点,工作要自己找,收入还不见得比打工的多.大学已经变为大众教育,但老百姓没有意识到,还在“改变命运”或“改变不了命运”、“上”或者“不上”之间摇摆,计算着性价比.
  读书真的没有用吗?任何人都承认,一个人如果多读点书,提高素养,那么能力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样智力水平的人,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个人从事同样工作时,成绩一样,一旦工作变得有挑战性,读过书的人就会脱颖而出.读书依然有改变命运的力量.当然,这种力量的显露需要机会,有的人也许得不到这个机会,但不读书意味着机会来了,你都无力把握.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dc2inr3qec3r2
下一页:这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