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楼高休独倚求全诗 +注解 +翻译 +赏析

问题描述:

明月楼高休独倚
求全诗
+注解
+翻译
+赏析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09-2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苏幕遮
  作者: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1.黯乡魂:黯,沮丧愁苦;黯乡魂指思乡之苦另人黯然销魂.黯乡魂,化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2.追旅思:追,追缠不休.旅思,羁旅的愁思.
  3.夜夜除非,即“除非夜夜”的倒装.按本文意应作“除非夜夜好梦留人睡”.这里是节拍上的停顿.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泪.
  【赏析】
  范仲淹是宋朝一代名臣,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叱咤风云的同时,也不失其风雅之度.此词言辞婉丽,深情绵邈.内容写羁旅思乡之感.题材一般,但写法别致.上阕写景,气象阔大,意境深远,视点由上及下,由近到远.
  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芳草"往往与离情密不可分,它的季节特征反而在其次.
  上阕皆为景语,仅"无情"二字点出愁绪,犹是对景而言,不露痕迹.
  下阕直揭主旨,因"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
  "追"字尤显愁情缠绵之形.
  "酒入愁肠"两句,极写愁思难遣的苦闷.其《御街行》词也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此词以大景写哀情,别有悲壮之气.清代张惠言、黄蓼园据词中个别意象,认为此词非为思家,实借秋色苍茫,隐抒其忧国之意.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即由此词点染而成.
  上阕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三、四两句,从碧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淼淼秋江.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霭本呈白色,但由于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而莫辨,如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所以说“寒烟翠”.“寒”字突出了这翠色的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这两句境界悠远,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而多彩的秋色图.
  上阕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三句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下阕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
  结拍两句,写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之泪,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这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而又自然.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阕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解题方法 技巧
下一页:过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