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解释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

问题描述:

用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解释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2-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激励的动力.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这种理论的心理学依据,就是人的知觉对于人的动机的影响关系很大.他们指出,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所失本身,而且还关心与别人所得所失的关系.他们是以相对付出和相对报酬全面衡量自己的得失.如果得失比例和他人相比大致相当时,就会心理平静,认为公平合理心情舒畅.比别人高则令其兴奋,是最有效的激励,但有时过高会带来心虚,不安全感激增.低于别人时产生不安全感,心理不平静,甚至满腹怨气,工作不努力、消极怠工.孔子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是因为“不均”即“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不公平的心理行为.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个体为了消除不安,一般会出现以下一些行为措施:通过自我解释达到自我安慰,逐个上造成一种公平的假象,以消除不安;更换对比对象,以获得主观的公平;采取一定行为,改变自己或他人的得失状况;发泄怨气,制造矛盾;或者暂时忍耐或逃避.因此可以说,公平理论所诠释的正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体现的公平与正义的思想.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