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缺什么-—读《跟孔子学当老师》体会

问题描述:

我的教学缺什么-—读《跟孔子学当老师》体会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踏上教育这个工作岗位已十多个年头,回首走过的教育之路,我不禁有些失意,收获了什么,茫然……感受到只是职业的倦怠,生活的疲累.教育教学中我到底缺乏了什么?到底该怎样工作?我有些迷茫了,然而当我看到《跟孔子学当老师》这本书时,我心底激起一阵阵感动,这种感动是源于孔子在孤苦无依时也依然能以上苍一般伟岸的师者尊严,来释放他对教育教学以及学生的忘我大爱,筋疲力尽的老师的确需要被感动.我感动了! 感动之余,我静坐沉思,有所感悟. 感悟一:我的教学缺乏爱,一份对教育教学的虔诚的爱. 书的封面有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书的目录有:“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和“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孔子是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的,虽在从教中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不能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他依然能坚持下去,正源于他对教育充满了爱,他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我相信没有人不痴迷于爱的甜蜜,爱个给人的力量.但生活中,我们就缺乏这种对教育教学的大爱,尽管国家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但很多人还都处于灰心丧气的精神状态之中,教书充满了抱怨,抱怨领导不善解人意,抱怨学生一代不如一代,抱怨工作的繁杂和辛苦.当我们静下心来细想,你会发现,我们只是没有发现我们现在的“爱人”—教育教学的优点,当别人还在为自己远离学校这片净土时,我们拥有了;当别人还在为没有时间接触书本时,我们可以做到,当别人为名利而奔波时,我们可以面对纯净的孩子的眼睛,让我们浮躁喧嚣的心沉静下来.对于一个追求平静生活是人来说,教育教学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吗?我们可以摒弃自己不想做的,专注于自己乐意做的.找到了教育教学的种种好处,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对她充满爱意,没有理由对孩子们不充满感激之情,没有理由再对她心存抱怨!我们要学孔子的精神:潜心自己的事业,用纯净的良心成就一份责任,用艰苦的跋涉让教育多几份人性和温暖.真的希望素质教育不再是浪漫的影像,而是真实的栖息;古人云:“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如果我们能够以虔诚的心 来看待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如果我们能用一份淡定的心态来看待教育教学,我坚信我可以得到孔子那份心情,得到那份平静. 感悟二:我的教学缺乏法,一种对教育教学“授之以渔”的法. 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且孔子对“因材施教”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做法: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论语》中记载着一个孔子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孔子也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就是说教学要讲究由浅入深,因人而宜.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当时由于孟懿子的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要求“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向孔子问起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才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对接受教育的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但是我呢,我们呢,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素质教育只是为我们以前的教育换了一个名称而已,我们只会笼统的向学生灌输我们自己认为掌握好的知识,如果他们没有接受,就会反过来斥责学生,从来不会考虑这个知识适不适合学生接受,接受后能不能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围城》中的方鸿渐好像是我们现在教师教学的嘲讽.我们笼统地灌输道德、知识和学问,我们每天疲于奔命,根本达不到我们教育的预期效果.读了《跟孔子学当老师》,我想我会好好做到“抑扬有度,因人施评”,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感受老师给他们自己传授的“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诠释“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方法.学生或许不记得我们教给了他们什么具体的内容,但他们一定会记得你教给他的学习方法,一种终生受益的方法. 不同的人,可以跟孔子学到不同的智慧.我跟孔子学当老师,学习他的感受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和美好,学习他感受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去照亮明天的路程,去微笑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椭圆简单性质
下一页:求解这个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