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初三上册政治第1,2单元是知识点?

问题描述:

谁有初三上册政治第1,2单元是知识点?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0-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第一课 成长在社会
  关键词:感受社会变化(P2)、关心社会发展(P6)、学会亲近社会(P8)、自觉服务社会(P12)
  知识点:
  1、人类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2)
  2、2004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P5)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把我国建设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P5)
  4、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P6)
  5、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P7)
  6、作为青少年,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P7)
  7、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近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P9)
  8、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P10)
  9、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P12)
  问题: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P4)
  人类社会从原始的野蛮时代到创立古代文明,从古代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奋斗历程中,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从简单的手工劳动发展到社会化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精神文明也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称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伴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制度普遍建立,人们的政治权利不断壮大,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渠道不断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哪些巨大变化?原因是什么?(P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得发展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什么新的问题和挑战,它的影响是什么?(P5)
  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
  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P5)
  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使人民群众的最高意义.
  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P6)
  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我们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青少年关心政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作用?(P7)
  我们通过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途径,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和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这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有助于我们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关心社会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P8)
  青少年关心社会发展、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亲近社会有何意义?(P9)
  我们唯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奉献社会的全过程中健康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少年如何亲近社会?(P9)
  亲近社会,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人人都是社会的成员,都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世界必将更美好,人生必将更精彩.要亲近、融入社会,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服务社会是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遵守社会公德有什么意义?(P10)
  遵守社会公德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讲公德、讲文明的社会风尚,对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对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如何自觉服务社会?(P12)
  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不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我们如何为他人、社会奉献自己?(P15)
  我们要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照顾老人和儿童,自愿清理社区卫生死角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展示自己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心,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为他人、集体多奉献一份爱心,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补充:
  我们要感受社会变化,关心社会发展,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第二课 融入民族文化
  关键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17)、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P23)、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P29)
  知识点: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P17)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P18)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P18)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P22)
  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世界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P22)
  “认同”是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P24)
  所谓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互相依赖与尊重.(P24)
  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P26)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30)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着和创造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P30)
  问题: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P17)
  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文化的含义是什么?(P18)
  文化有三种含义: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有时又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浇花的总称.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作用?(P19)
  中化文化形成一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形成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的魅力和情趣等,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光芒.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如何?(P2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进入中国,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会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同时,中华文化也将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为什么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P23)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我们的生活,是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中华文明的积累和发展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征.
  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和寻常百姓,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每个中国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P24)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P2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扩大,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打量涌入,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各民族的文化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是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什么?(P28)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P30)
  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名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名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战胜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打精神动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弘扬中华名族精神有什么要求?(P31)
  我们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名族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民族斗志,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光大.
  第三课 笑对生活
  关键字:人生难免有挫折(P33)、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P36)、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P40)
  知识点:
  挫折,使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干扰.(P33)
  挫折往往会引起人们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消极反应:心理上一般表现为愤怒、焦虑、沮丧、悲痛等;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无所适从、自暴自弃、埋怨他人、推卸责任等.(P33)
  同样是挫折,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些人那里,挫折会成为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在另一些人那里,挫折则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助人成长.(P34)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P38)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过重的学习压力,会造成过度紧张、焦虑,降低学习效率,甚至影响身心健康.(P38)
  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有关;与抱负水平有关;与竞争水平有关;与考试失败经历有关;与心理、生理状态也有关.(P39)
  我们要把握好焦虑的“度”,克服考试焦虑,关键是要对症下药.(P39)
  耐挫力,又称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体受到挫折时保持正常行为的能力.它包括体制承受力和意志承受力等.(P41)
  影响耐挫力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及生理条件、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对困难或障碍的认识程度和性格特征等.(P41)
  增强自己的耐挫力的方法:认知调整训练;行为训练;放松训练,自我对话训练;换个角度思考;请求帮助.(P41)
  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P42)
  问题:
  导致挫折的因素有哪些?(P34)
  产生挫折的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也称为内部原因,它包括个人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自身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需求、动机、气质、性格等因素.
  客观原因也叫外部原因,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各种由于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等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到政治、经济、道德、宗教、习惯势力等制约的因素.
  青少年产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P34)
  青少年富于理想.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阅历方面的限制,不少青少年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评价,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常会发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产生挫折感.
  怎样理解挫折也是财富?(P35)
  挫折具有普遍性,人生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可能会遇到.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或者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或者给人以一种教育和磨练,使人奋起和成熟.
  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挫折的畏惧和不重视.如能在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与良策,那么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成为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树立正确学习观念有什么重要性?(P36)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使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学习动机,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正确的学习观念有哪些?(P37)
  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自信心非常重要,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有进步,一定能成功.
  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成功很有价值,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新要求.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P38)
  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要用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刻苦学习,善于学习.
  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变学习压力为动力.保持学习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对待挫折?(P40)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遭遇困难,经历挫折.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困难和挫折.不要畏惧挫折,要重视.再挫折中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
  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进行反挫训练,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创新对个人和国家有什么重要性?(P42)
  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可以发掘我们的创造潜能,造就有用人才;可以激发我们攀登人生高峰的热情,督促我们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学了本课,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P44)
  我们要笑对生活,亲近社会,勤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为什么要学习?(P36) 认真学习的实际行动(P37)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使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1.学习诗自己的需要,能够主动学习自觉地学习.
  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 2.有良好的学习计划,并能够严格执行.
  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 3.通常每天在同一时间学习,在固定地点学习.
  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4.每次学习时间不长,经常有休息,听完课后立即复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5.学习时肯思考,不容易分心.
  6.脚踏实地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7.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习方式.
  第四课 学会合作
  关键词:生活处处有合作(P47)、学会与人合作(P52)、正确对待和参与竞争(P55)
  知识点:
  合作,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一共同目的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进行的一种活动.(P47)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P49)
  善于合作,必须做到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合作首先要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P52)
  指挥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P53)
  在合作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难免的.关键是及时沟通,消除隔阂.(P54)
  善于合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P55)
  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P55)
  竞争,就是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达到同一目标,按统一标准或规则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与较量.(P56)
  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P56)
  问题:
  社会为什么要合作?(P47)
  合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
  科技越进步,社会分工越细致,就越需要合作.生产活动必须依靠全体成员通力合作才能进行.
  分工使每个人只从事自己相对熟悉的生产工序,以便积累生产经验,缩短劳动时间.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分工要求合作,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合作有哪些价值?(P48)
  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合作市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增强团结.合作可以扬长避短,最充分、最有效地使用人力和资源,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合作可以互利互惠.发展离不开合作.
  为什么说发展离不开合作?(P49)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合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合作才能成功.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能够做到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团结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东部地区有着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加强地域合作,西部地区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能寻求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西部大开发战略)
  世界各国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在当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都努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已达到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目的.同时,各国也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细,相互依存程度更高.个人于个人之见、集体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怎样与人合作?(P52)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树立强烈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精神,而且要学会合作的方法,培养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质:
  合理分工、科学计划.
  1.有效指挥、相互配合.2.承担责任、履行义务.3.相互沟通、真诚合作.4.公平公正、共享成果.5.在合作中,既要公平公正地分担责任,也要公平公正地分享成果,这样才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达到双赢共赢.坚持合作公正也是促进和谐社会的一个条件.善于合作,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还要彼此诚实守信.
  如何正确对待竞争?(P57)
  竞争对个人、集体、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对个人:人是竞争的主体,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竞争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的检验,其结果是优胜劣汰.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素质,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意志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因此,竞争能促进个人的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
  对集体:竞争可以使集体的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气,可以增强学习与工作的乐趣.在竞争的氛围中,人们受到竞赛目标的鼓舞,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和强烈的获胜愿望,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
  对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竞争能够促进企业增强活力.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技术,从而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竞争是一种促进创新的机制,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特别是许多不正当的竞争,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激烈的竞争会引起人们过分紧张和焦虑.经常失败,可能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而经常成功也可能使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竞争.
  怎样正确对待竞争?(P59)
  参与竞争,必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既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相信我能行”,勇敢地参与竞争;也要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有一颗平常的心,胜不骄、败不馁.竞争中必须审时度势,扬长避短.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踏踏实实,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竞争中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竞争双方应该自我约束、自我克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公平、公正、文明的竞争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竞争中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综合:竞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竞争结果:优胜劣汰.
  合作、公平、竞争之间的关系?(P60)
  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分工要求合作,合作是分工的必然结果.
  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是良好合作的前提.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合作中有竞争.合作,往往是不同对象之间的合作,存在着相互竞争.竞争也需要合作,在竞争过程中,人们需要互相帮助,需要交流信息,需要相互鼓励和支持,需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只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合外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