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读《咏雪》有感 急!

问题描述:

作文:读《咏雪》有感 急!
今天就要!
600字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读《咏雪》有感
今天,2009年某月某日,下了2009年的第一场雪.
早上,模模糊糊地听到妈妈兴奋地说:“哇,下雪了!”一听到“下雪了”,一跃而起,胡乱地穿了衣裤,跑到了窗户前,我突然惊叫起来:“好大的雪啊!”我站在十楼阳台的窗前,只见天空彤云密布,雪花密密的飘着,远处千佛山看不见了,高楼模糊了,天空像织成的一张白白的网,只有灰白色的底子上飘着成千上万的白点.那一片片雪花像美丽的玉色蝴蝶,似舞如醉;像吹散的蒲公英,似飘如飞;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团团簇簇.它是天使赏赐给人间的白色花絮,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大朵大朵地随风飘落到山师附中院内的树上、房顶上和操场的地面上……从近到远整个大地都变成了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的世界.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感叹道:“多美的雪景啊!”玻璃窗上水汽妨碍了我的视线,我于是打开窗子更直接地观赏着这难得一见的雪景,那白花花的雪似银,似玉,似絮,在空中飘飘扬扬的飞舞着,那雪花飘落时,因为有微微的寒风伴随,所以雪花在空中旋转了起来.真像一位多情的姑娘在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我似痴如迷,忘却了寒冷,直到妈妈叫我,才如梦初醒.这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雪,这情这景让我想到了唐代诗人李峤的咏雪诗:“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这时,姥爷也骑在卧室窗台的栏杆上,头伸出窗外,一会儿举起照相机,一会儿举起摄相机,兴致勃勃地记录着静态和动态的雪景.
上午十点半,那美丽的雪景吸引着我又走到阳台上观看.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山师附中操场上有叔叔阿姨们带着小朋友在照相,有的小朋友穿着大红的羽绒服,与白雪相映成趣,漂亮极了.过了一会,雪停了,并开始渐渐的融化,操场上,有的地方稍微露出了原本的颜色.“下雪喽!好大的雪喽!”山师附中操场上传来了小朋友的叫喊声,“打雪仗喽!打雪仗喽!”又有小朋友加入了他们游戏的行列.雪地顿时沸腾了起来,小朋友追逐着,嬉戏着,女孩子也不再文静,搬雪块,掷雪球成了这时的热点,雪地里成了小朋友游戏的乐园.
中午,雪又突然下大了,在纷纷扬扬的落下,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这时,姥爷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说:济南的降雪还在继续,目前是黄色预警信号,降雪量是7.8毫米,预计降雪量能达到8毫米以上,请注意防范.这时,我想: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告诉人们,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不知什么时候雪停了,但是我的想象没有停下……
我喜欢2009年的第一场雪,喜欢它的洁白,它的清爽,它的飘飘撒撒,它的轻盈,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欢乐.
0
| 评论
再问: 是世说新语的《咏雪》!
再答: 《世说新语》是一部专门记叙东汉后期到晋宋年间一些高士名流的言谈举止的小说集,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文的小说集。这部著作是由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编撰的。全书分三十六篇,共收录了353个故事,大多是关于汉末至东晋年间一些士大夫的言行轶事。这些故事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况乃至精神世界。 《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其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有一个特点,就是如实地记载当时的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不很好懂但却言简意赅,很能传达人物的特征。 比如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邓艾的人,患有口吃的毛病,在自己称呼自己时便经常重复说“艾,艾……”这样难免被人拿来取笑。有一次晋文帝也和他开玩笑说:“你总是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啊?”邓艾没生气,也没尴尬,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只是一只凤。”他用楚国陆通比喻孔子的名言,来说明自己虽然常常连连说“艾,艾”,但和孔子那样只有一个“艾”罢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他用自己热切的言辞和神态,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们的心中…… 在这三个故事中,邓艾虽口吃,但却不妨碍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达: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应该好好的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
再问: 《咏雪》《咏雪》《咏雪》《咏雪》《咏雪》《咏雪》《咏雪》《咏雪》《咏雪》!!!!!!!!!!!!!!!!!!!
再答: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安的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这个王凝之又是谁呢?他就是王羲之的儿子。这个女孩子谢道蕴,后来,在诗赋上挺有成就。为什么女孩子的比喻,谢安显然比较欣赏呢?因为比喻不仅在表面上要相似,而且在联想上要相符。“撒盐空中差可拟。”表面上盐是白的,雪也是白的。比喻可以成立。但是,盐是有重量的,往下落是直线的,而雪花却是飘飞的。把雪花的下落比作柳絮,二者在颜色上也是白的,可是在运动的姿态上,却不太相同。首先,柳絮上是轻盈的,下落的方向飘忽不定的,其次,其中还隐含着女性的特有的、轻盈的优雅感受。比喻的妙处不仅在外部形态的相似,而且在潜在联想相符,更重要的是,这种相似相符,还要和作者的心态相应。 这部小说中像这类“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我认为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原生态地记录了“魏晋风度”。魏晋是一个喜欢追求美的时代,欣赏形体、神态之美,追求名士风度成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魏晋时期对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过任何一个时代 最令人景仰的是他们身上的那种诗性傲骨。他们纵酒放诞,蔑视礼法,张扬个性,狂放不羁,超然物外,笑对生死,蔑视富贵,不就官职……他们是那个时代身上的龙骨,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然怀想起他们:名士本色,独立特行,傲视万物,潇潇洒洒。 我想不愤世嫉俗的人很难成为名士,尤其难成为魏晋时代的名士。《世说新语》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这样的社会群体或说是文化群体。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曾这样评价《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