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分析

问题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分析
跪求一篇论文(有论点和依据)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1-2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能够反映日、地、月三者关系的自然现象有很多,例如:月相、月食、日食、潮汐等等.教材选了人们最经常见到的月相知识加以介绍.该部分知识的难度不大,便于学生们联系实际理解.由于大纲中没有规定讲述月相的内容,因此教材将本部分内容处理为选学.
虽然学生们对月亮的圆缺的各种形状司空见惯,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变化规律.如:农历每月某一天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时间可见,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面(即半圆面)朝哪一个方向?这一系列问题在新教材中几乎没有文字说,只有一幅月相成因示意图.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月相变化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结合讲解法.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月相成因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好.
第二,利用教学器材来演示月相成因示意图.学校的地理教学器材比较齐全.经过整理,我找到了月球仪,可以很好的演示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和日、地、月三者的关系.但是,在预演时我发现月球仪也有缺陷,就是仪器太小了,而且整个演示过程中只能靠近仪器时才可以看清楚.这样一来,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坐在后排的学生就无法看见.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和课程进度的要求,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花几分钟时间近距离观看.所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我把篮球当月球.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月球,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相成因图.
在上月相课之前,我从隔壁办公室借到了一个充气不足的篮球,并且将篮球的一半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反射太阳光的一面.
“咦,老师,你收的谁的篮球啊?”当我带着篮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的,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学生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是用来当地球仪的.我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的用途,而是让他们继续好奇下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星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稍留意就会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在不断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一个月中月亮的圆缺情况.”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我先设置了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并告诉他们太阳光线从南方照射进来,篮球上涂成白色的一面就代表月球被找亮的部分,要求演示时亮半面要始终朝向南边.当我说我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月相成因时,四个班级中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班级活泼的学生比较多,积极要求演示的学生也比较多;有的班级本身比较安静,学生不够积极.但是,最后,我还是在各班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月球”.在我的指挥下,地球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整个教室八个方位作为月球移动的位置.首先,我让“月球”站在观测者的右侧,(观测者要随着月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和月面的朝向.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及月面朝向,在黑板上画出图形.我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月相与教材中的月相成因示意图总是一致的.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月相这部分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月球”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这一问题,是我的指导老师给我指出的,并且在后面的两个班时我也及时做了调整.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月相,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思维,开阔视野,是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来自 大科学 团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示意图也请画出
下一页:拜托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