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云的诗句 有名的 带注释

问题描述:

关于写云的诗句 有名的 带注释
一首不够啊!赏析几句就OK啊 再加几首啊!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云
  唐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以下为诗的赏析: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呢.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们还会感到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识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编辑本段]注释
  ⑾.岳:此指东岳泰山.
  ⑵.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⑶.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东地区.
  ⑷.青:山色.
  ⑸.未了:不尽.
  ⑹.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⑺.钟:聚集.
  ⑻.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还指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⑼.荡胸:心胸摇荡.
  ⑽.决:裂开.眦:眼角.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⑾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⑿.会当:应当.
  ⒀凌:登上.
  ⒁.小:渺小.
  赏析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眼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泰山的深远,巍峨.而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21.htm#3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唐 僧皎然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
  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
  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赏析
  唐代诗僧皎然的《溪云》,更写出白云别种意蕴:“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皎然道出云即我、我即云的“云与我同”的玄机,“白云”中似有道不尽的禅意.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朝齐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赏析
  白云自由不羁,孤高邈远,既是隐士寄托幽怀对象,也可看作隐士自我象征.南朝时,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做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白云从此与隐者结下不解之缘.
  http://hi.baidu.com/%D3%F1%C1%E1%BD%AB/blog/item/dd966508e23c5cd663d986da.html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高数一指数函数
下一页:必修五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