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问题描述: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次修改稿)
1个回答 分类:生物 2014-11-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执教老师:台州市临海大洋小学 徐寒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初步认识板岩、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砾岩等几种常见的显著特征. 2、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 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 3、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及查阅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的重要. 2、通过说说猜猜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质疑意识和互动有效性. 3、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 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几种岩石的特征. 难点:1、描述岩石.2、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分组实验:1 号花岗岩、2 号大理岩、3 号石灰岩、4 号板岩、5 号砂岩、6 号砾岩、镊子、滴管、滴瓶、稀盐酸、放大镜、水杯、湿毛巾、玻璃皿. 演示实验:岩石标本、滴管、稀盐酸、滴瓶、玻璃皿、相关课件 课前游戏: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老师描述出我们班某一位同学的体貌特征,请大家猜猜他是谁.他黑头发、两只眼睛、二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他是谁? 师: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说出他具体是谁!那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描述?是啊!只有描述出这位同学区别于其他同学的,最好是独一无二的明显特征,别人才容易猜出来.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出某位同学的明显特征. 生:描述(2 个) 师:(你成功了!说明你已经描述出这位同学的明显特征了,或是:这位同学还有没有最最明显的特点)现在改变一下方式,谁来描述让老师来猜,我能猜出来,你们就成功了!谁来描述? 生:描述. 师:说实话,老师还真不能一下子猜出来!能不能把这位同学最最明显的特点描述出来?看来说说猜猜的游戏,说的人一定要抓住明显的特征来描述.猜的人一定要熟悉、认识被猜的对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分) 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出示:几种常见的岩石图片)它们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岩石,要说说猜猜这些岩石,首先得认识它们.(板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观察岩石实验(9 分) 1、讨论观察方法 2 (出示:花岗岩、砾岩)我们已经学过了用自己的感官来观察岩石,现在,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观察岩石?想观察岩石的什么? 2、交流反馈 ★看:看什么?(颜色、形状、条纹等) 随机出示条纹、生物痕迹等图片(板:看) 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可以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来观察.(板:放大镜) 猜一猜利用放大镜还可以观察到什么?(随机出示岩石的条纹、斑点、生物痕迹等) ★摸:摸什么?(粗糙还是光滑)(板:摸) 追问:为什么有的岩石摸上去会感觉很粗糙呢?导出:因为有的岩石上面有一颗一颗的东西.(这一颗一颗的东西叫颗粒,(板:颗粒)出示颗粒图片,(大的颗粒既可以摸出来,也可以看到)专家把岩石颗粒分为三级,即粗粒、中粒、细粒,比芝麻大的颗粒为粗粒,比芝麻小比面粉粒大的为中粒,肉眼看不见的为细粒.颗粒和颗粒组合在一起有的比较紧密,有的比较松散,如果用手一捏或指甲一划颗粒就掉出来的,一定是属于比较松散的) ★听:听什么?(板:听) (岩石互相敲击听声音,有的听起来比较清脆,有的比较混浊) ★闻:闻什么?(闻气味)(板:闻) 3、指导滴稀盐酸的方法 除了这些观察方法外,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观察方法,那就是滴稀盐酸看反应.(板:滴稀盐酸) 教师边演示边简介:实验时,首先把所有岩石都放在玻璃皿里,然后轻轻捏一下滴管,稀盐酸就吸上来了,再同时在每一块岩石上滴一滴稀盐酸,看看岩石的反应,最后把滴管放回滴瓶.稀盐酸和你们桌上的这杯水不一样,它有很强的腐蚀性,沾到皮肤和眼睛上就会被腐蚀,所以操作时要小心、谨慎. 4、学习观察记录表(其实利用这些方法还可以观察到岩石的很多内容.) ★(出示观察记录表)请看这张观察记录表,还有不明白的吗?(随机出示各种图片帮助理解岩石的层理、气孔、斑点、生物痕迹等) ★记录员请注意,选择了哪块岩石先把这块岩石编号写上,其中,岩石颜色和颗粒颜色需要描述填写,其他的特点如果有的或符合的在格子里打“√”就行. 5、出示温馨提示,学习提示 在实验前,还有几个提醒: A、选择喜欢的岩石(至少4 块),仔细地观察它们的主要特征; B、滴稀盐酸时,要小心谨慎,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镊子夹住岩石放在清水中清洗; C、把滴稀盐酸的实验放在所有观察活动的最后进行; D、观察记录结束,请整理好实验材料,准备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岩石的特征. 三、学生观察实验(13 分) 1、开始观察实验,大约过8 分钟后,请材料员来领取稀盐酸. 3 岩石观察记录表 第 实验小组 实验员: 岩 石 编 号 岩石的显著特征 新的观察方法 颜色 敲击听声音 岩石构造 岩石颗粒的形态 滴稀盐酸 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 痕迹 颗粒 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 结构 粗粒 中粒 细粒 松散 紧密 冒气泡 不冒气泡 混浊 清脆 有的打“√” 符合的打“√” 2、教师巡视指导,选择有代表性的三组实验记录单打☆.(中、好、好、好) 3、(音乐声响起)请材料员整理实验材料. 四、实验汇报(8 分) ★刚才同学们观察得这么认真,一定有不少发现吧?选择自己喜欢的岩石,在小组内试着描述一下岩石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描述.选择(中、好、好、好的同学)打☆ ★指名1 位学生上台描述,其他同学拿出记录单边听边对照. 集体评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发现?) ★谁能借助记录表,用自己的话描述出你们的发现呢? ★(幻灯片随机出示岩石)(指名2 位学生描述) 激励性评价:你的发现可真不少!我想这跟你的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或是:我想如果你观察得更仔细点,一定能描述得更完美! ★(出示3 号和4 号两块岩石)这两块岩石看上去差不多,老师总是分不清!谁来比较着描述出这两块岩石的异同. ★学生描述 ★评议 (听出来了吗?这两块岩石最明显的区别就是?) 激励性评价:你能把两块看似相同的岩石区分得这么清楚,真能干!这块岩石奖给——未来的地质专家. 五、鉴别岩石(6 分) 1、刚才同学们对岩石进行了描述,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地质学家是怎样描述岩石的?(出示68 页岩石资料)同学们可以看大屏幕,也可以看书本68 页的岩石资料, 2、学生阅读 3、请同学们根据这些资料,来鉴别一下我们刚才观察的这 6 块岩石分别叫什么名字?(出示连线题) 你是根据什么来识别的?说说理由(一定要说出它区别于其他岩石的显著特 4 征.) 4、是啊!我们可以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来识别岩石,那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呢?我们来玩一个给岩石找家的游戏,(出示:给岩石找家)来验证我们的判断!第1、2、3 组拿起2 号岩石,第4、5、6 组拿起4 号岩石,第7、8、9 组拿起5 号岩石,第10、11、12 组拿起6 号岩石,知道手上这块岩石的名字吗? 咱们就从这里开始出发吧!请顺着符合岩石特点的箭头走.(分步出示泡泡图,边点击边介绍) 都找到家了吗?有没有迷路的?这说明刚才我们的鉴别是正确的. 5、好,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岩石,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说说猜猜的游戏. 游戏规则:描述岩石1 个或2 个明显的特征(不能超过2 个),让其他同学一下子就猜出这块岩石的名称,大家能猜出来就说明你的描述成功了!(掌声) 谁来描述?谁来猜? 六、总结谈话(2 分) 1、岩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识别一下它们属于什么岩石? 2、这些形态万千的岩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课后请大家仔细阅读书本第81 页有关岩石的成因. 板书设计: 摸 颗粒 颜色 认 (放大镜) 条纹 识 看 ���� 几 (滴稀盐酸) 种 常 见 闻 的 岩 石 听 5 让探究的天空更蔚蓝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试教体会 一、巧铺搭石——建构结构性材料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首先,活动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精心设计、选择、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式教学得以开展的根本,是学生参与实践,自行探究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关键.因此,我根据教材的要求、本课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具体情况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可操作性的六块岩石.比如:在选取板岩、石灰岩和页岩的时候,教材上说敲击板岩有清脆的声音,而敲击页岩没有砰声,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敲击板岩和页岩发出的声音没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板岩和页岩只能选取其中的一种.如果选取板岩和石灰岩的话,这两块岩石在颗粒颜色、颗粒粗细、颗粒的结构上比较相似,在视觉上会造成模糊的感觉,然后就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认真仔细地去探究它们的不同点.在选取石灰岩时发现许多石灰岩上有很多白色的杂质,看上去像是白色条纹,试教的时候,学生往往把这些杂质当作石灰岩的显著特征来描述,于是,我又对每一块岩石作了精心地挑选. 其次,在学生对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如试教时,在观察实验的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了稀盐酸的滴瓶、滴管,学生对这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把老师布置的所有观察任务抛到了脑后,再加上我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给学生 12 分钟时间去观察 6 块岩石,可想而知,学生对岩石的观察只有草草收场!造成让学生描述这一环节一团糟.于是,我在岩石的数量上作了调整,让学生自主选择4 块岩石进行仔细地观察,又留给学生对所收集的事实进行交流、梳理、思考、完善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岩石描述得非常到位,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勾兑融合——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精心选择活动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使他们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这些结构性材料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呢?这跟教师是否能及时捕捉到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宝贵信息,灵活机动地勾兑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试教前,学生对于岩石及观察岩石的方法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是个未知数,于是对观察岩石的方法及观察岩石的什么内容的指导是盲目的.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效却不大,学生对于层理、条纹、颗粒结构等众多的新名词新概念还是一筹莫展.因此,让四年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岩石特征的观察、记录,简直比登天还难!要解决这个难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源头问题——我们的学生对岩石及观察岩石的方法等等的前概念究竟有多少?在反复钻研教材及参考资料后,发现了第四单元可分两块内容“岩石”和“矿物”,前三节课主要探究“岩石”后三节课主要探究“矿物”,前三节探究“岩石”课是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就是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运用多种感官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获取岩石在表面的信息和一些有关岩石外部的特征,能根据一定的特点对岩石进行简单的分类.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在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岩石外部特征基础上深入观察岩石的结构和颗粒,能够初步认识常见的几种岩石的显著特征,并利用这些显著的特征,根据资料能够对岩石进行识别,初步了解构成岩石的颗粒,为第三课“岩石的组成”打下学习基础,第三课则更深入地让学生分析构成岩石的颗粒即岩石构成岩石的矿物.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对教案又作了全新的设计.现在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在试教班级先上了第一课,因为这是开展第二课教学的基本前提.第一环节初步观察岩石删掉,因为是属于第一课的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着两个探究活动展开:一是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观察岩石.在观察、记录、描述岩石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提炼岩石的显著特征.二是识别岩石,根据岩石的显著特征,借助资料,来分析、判断、鉴别岩石的种类.在指导 6 观察时,我把重心落在指导观测岩石的颗粒及滴稀盐酸看反应上,对于难以理解的概念辅以形象的感性图片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又对观察记录表作适当的调整,用打“√”的方法来降低学生记录的难度.在学生观察岩石时,又发现学生观察这6 块岩石杂乱无序、不能深入.再加上过早的发放稀盐酸,学生特别热衷对新鲜事物的研究,整个探究活动费时而无效.因此,我让学生在观察岩石7 分钟后再来领取稀盐酸,在温馨提示里特别强调自主选择喜欢的 4 块岩石,分工合作,一块一块地观察.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潜心、细致地观察岩石.学生在汇报时,允许借助观察记录表描述岩石的特征,然后给学生时间整理、完善,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接着出示两块看上去比较相似的岩石比较着描述出它们的异同.在学习了岩石专家对岩石特征的描述后,让学生提炼每块岩石的显著特征来辨别岩石,这样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学生对岩石的描述非常到位,这是对学生有效探究最好地诠释! 二、动态调控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三、 ——游戏激情激趣是有效探究的法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变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定会收到事半功的效果.娱乐电视经常有说说猜猜这一挡节目,我将这一活动在课前作为游戏形式引入课堂,通过学生描述猜测本班同学,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到只有善于抓住人物显著特征进行描述方能获取成功的道理,又为下面岩石教学中说说猜猜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实属一举两得!在引题环节,把六块岩石做成卡通人物,以有请今天说说猜猜的主角闪亮登场切入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在根据岩石颗粒情况鉴别观察结果这一环节中,泡派泡图使人眼花缭乱,显得很复杂,学生很难理清头绪,与前面探究岩石特征时那股认真专心的劲头比较,热情高涨的情绪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因此让学生用心鉴别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于是,我将这一环节改为:人人手拿岩石,为岩石找家的游戏,学生探究的热情又被激活了,纷纷举起岩石,目不转睛地跟着大屏幕上的箭头寻找岩石的家.然后问学生为岩石找到家了吗?当看到为岩石找到家的学生一脸的兴奋,我就知道不仅是学生对岩石的明显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加深,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经历了认认真真鉴别岩石的过程.在学生全面认识了岩石之后,我又设计了说说猜猜的环节,明确的游戏规则实际上是在强调要抓住岩石的显著特征来描述.描述的同学兴致勃勃,猜的同学兴趣盎然.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何乐而不为呢? 内容多:首先,由于观察的内容是全新的,而且出现许多新的难以区分和理解的概念:如层理、纹理、条纹,颗粒粗细的划分,颗粒紧密和松散的区分等等需要细致地讲解.其次新的观察方法需要指导,要让学生明白然后在岩石观察中执行,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要求教师的指导要细致又省时高效.我尝试实行了图片辅助指导,由于要快速完成指导任务,图片又太小,学生浏览过后,还是不明白,操作中,学生对层理、条纹、气孔还是一筹莫展, 第一次试教超时12 分钟 应当让学生明确:我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我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点?我怎样描述岩石的特点.这三个问题是有逻辑联系的,第一句话强调科学课对探究方法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全面地观察岩石,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等;第二句话则是要求学生把感觉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观察的结果;第三句话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词汇记录和描述岩石的特征. 备注: 在“观察、描述岩石的特点”这一活动中,为什么要这么关注学生如何描述呢,因为描述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深化观察结果,更好地把握岩石的特征,以及去比较各种各样岩石的不 7 同.这不仅是观察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教科书第65 页的泡泡图,其周围的圆圈是留给学生填写的,要求学生把想到的描述岩石特点的词语填进去.描述岩石的词汇可以是闪亮、暗淡;光滑、粗糙;重的、轻的;透明、不透明等,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还希望能促进学生反复观察,从中能想到更多更恰当的词语. “再次观察,我们还能有新的发现吗?”是指学生应该在交流活动中,如果注意倾听别人的描述,可能会给自己在观察内容和方法上一些启迪,产生再次观察的欲望.在再次观察的活动中,学习别人的观察方法,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石灰岩:一般为浅灰、深灰色等,纯石灰岩为无色或白色.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有时含少量白云石,常混入石英、长石、云母和粘土矿物等.石灰岩性脆,硬度较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5%的稀盐酸能剧烈起泡,易于辩别. 砾岩:与砂岩的区别是颗粒较粗,沉积物的颗粒大于 2 公厘称为砾岩,新鲜的颜色-基质多为白色、黄色、灰色. 风化后的颜色-黄褐色 板岩:颗粒很细,颗粒大小颜色相等,组合很紧密. 砂石:的颗粒均匀,质地细腻,结构疏松 花岗岩:通常为灰色、红色、蔷微色或灰、红相间的颜色,在加工磨光后,便形成色泽深浅不同的美丽斑点状花纹 大理岩: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其中 ,质地均匀、细粒、白色者,又称汉白玉 96 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教科学五年来,注重课堂教学中有效探究的研究,现任台州学院附属小学科学教师. 8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