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问题描述: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如何进行阅读教学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马运果/河北省大名县实验学校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原有的课程标准已不能满足当今“教”与“学”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下,应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此《纲要》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基本的教学方向.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在分享彼此之间的思维、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之问的情感、体验和感悟,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感受、欣赏以至热爱上语言文化的魅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学习的引路者.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阅读的界定是:“阅读是人们从书面语言中提取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理解是:“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两者的比较中不难看出,新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新理念突出表现在“对话”上.“对话”这一理念,是以交流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在学生、教师、文章之间的交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领悟文章作者感情的能力.其二,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化思维方式.每个学生因为受诸如生活经验、个性气质等因素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也差异很大,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话题的理解常常是千差万别,因此在对阅读教学进行评价时,以“标准答案”判分,强求结论统一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其,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尊循学习规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三者之间的交流,而作为主体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其生理、心理、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为明显的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既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遵循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地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接下来将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本中的课文为例,阐述具体做法.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时,学生的思维就难以控制在一个基准上,可能会导致“课堂非常热闹,效果却不理想”的尴尬境地.
因此,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遵循“紧扣文章中心”的基本原则.
凡是被选人新课标下苏教版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章,立意深刻,中心明确.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抒发感情,一定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精挑细选,并且结构严密.对文内的语言进行了修辞炼句,对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作出了独具匠心的安排,而这些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师生都应从作者的心理出发,揣摩作者的用意,最终体验作者的情感.例如:萧乾的《枣核》,此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手法,描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而同时被安排在课本第二单元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样是两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写作于法与语言特色完全不同,各有魅力.
第二,遵循“联系上下文”和“首尾呼应”的通用原则.
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章中的过渡性语句与段落,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把握该句的意思,理解其在文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们在素质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正如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指出的那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以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出发点,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这种“情感体验”和“有益启示”,只有使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会产生真正的思想共鸣,才会得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三、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思考,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英国哲学家宾沙夫茨伯里说过:“在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变化莫测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关系.”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同时,老师、学生又都由文本而联系起来,老师既启发学生加深对文体的理解,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而达到教学相长.体验之思,就是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虽然各学段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这四者中,感受与欣赏、体验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与评价,则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体验与探究可以有些侧重,但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既使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感受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赏,甚至是评价.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人教版的低年级语文修订教材中,编者就力图体现这一点,如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要求“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原来为什么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脚步》中“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这一题,就含有欣赏的意思.《狐狸和乌鸦》中"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这一题在对乌鸦上当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评价的意思.“乌鸦喜欢听奉承话”,既是对乌鸦上当原因的分析,也是对它的评价.将来,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本中,对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有机结合一定会体现得更充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结合中引导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期待后提出问题和进行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和对大胆假设进行小心求证.阅读反思,就是对上述的阅读过程进行再思考,看求证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谓“批判”,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之思,它是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体验之思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中进行,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和写作中,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1).你养过猫吗
(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
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
(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初一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学生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每次出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每次出书,都有一份无尽的期待;每次出书,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出书的心情.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还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学生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这只是第一步.
把阅读教学放在语文教学中考察,它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在新的文化、经济背景下,两种语文素质尤为重要:a、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这样一个相对落后和弱小的民族,若要求得独立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需要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b、语文创新意识和能力.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创新,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种把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阅读课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课、记忆课、训练课的做法,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索然;那种把学生独立、自主、主动的发展,化解成为一切为了应试的做法,必然阻断学生的创新之路.把阅读教学放在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它必须符合培养新时代个人主体性的要求.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整体变革需要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需要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高度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个人主体.而阅读教学的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是从根本上忽视和压抑的个人的主体意识,这种外部强加的训练模式,目标化的客观教学过程,必将践踏学生的个性、自由、责任.
因此我们要建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论,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教学实践.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