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问题描述: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0-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0年两德统一为终点.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定义: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
特点:
政治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势不两立(反苏、反共、反革命,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
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两种类型经济并行发展、交往很少(封锁与反封锁).
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编辑本段]两极格局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为协调彼此行动,斯大林、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随着战争局势的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几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托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雅尔塔体系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但是,雅尔塔体系具有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冷战 1947年的冷战的形成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条件和原因:美苏实力的抗衡: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和苏联则迅速崛起.
美国:经济上,二战以前,美国已经是世界是上第一经济强国,战争期间经济实力极具膨胀.军事力量在世界是绝对优势地位,军队人数多,装备先进,有核武器,在世界许多地区有驻军.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做后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战后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有巨大影响.
苏联:战后苏联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尽管苏联在战争中遭受损失,但其为反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国际声望提高.经济上:战争结束后,苏联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工作重心由战争转变为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从战争创伤中恢复过来.军事上:从二战后期开始,苏联一直保持军事力量,战后,苏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影响举足轻重,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影响和支持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美国战略对立;二战结束,他们失去合作基础,意识形态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它们的关系.美国实力膨胀助长了其全球扩张得得野心.美国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两国意识形态不同,全球战略对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发动冷战.
形成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停止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世界已经分成两个阵营.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接着美国经济上推出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针锋相对,政治上成立九国共产党和中央情报局,经济上组织经互会,军事上成立华约.苏联和美国冷战全面展开.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