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今年的都过去了,突然想到父母就这样老去,心里不是滋味啊!

问题描述:

了解下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今年的都过去了,突然想到父母就这样老去,心里不是滋味啊!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起源考证\x04\x03  其一:\x04\x03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x04\x03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x04\x03  其二:\x04\x03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x04\x03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x04\x03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x04\x03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x04\x03  演变过程\x04\x03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x04\x03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x04\x03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x04\x03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x04\x03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x04\x03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x04\x03\x04\x03  民俗活动\x04\x03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x04\x03  登高\x04\x03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x04\x03  吃重阳糕\x04\x03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x04\x03  赏菊\x04\x03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x04\x03  饮菊花酒\x04\x03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x04\x03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x04\x03  佩茱萸\x04\x03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这一步看不懂
下一页:这题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