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在何处?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山云影共徘徊.那此"方塘"是在哪儿呢?

问题描述:

半亩方塘"在何处?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山云影共徘徊.那此"方塘"是在哪儿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祖籍江西婺源,出生于福建三明尤溪.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 教育家,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巨星.
  朱熹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 史学 文学 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继承了北宋程颢 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着有《四书章句集注》 《诗集传》等.他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
  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 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可以看出,"理"是世界运行的主宰,也是世间万物的终结.一切从"理" 开始,产生了阴阳二气,生成金 木 水 火 土五行,五行又衍生了世间万物,同时,世间万物无论如何变化又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复归于"理"的主宰,完成了一个轮回.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朱熹的学说,在他晚年被斥为"伪学".庆元四年(1198),宋宁宗下诏要求伪学之徒改视回听,并订立《伪学逆党籍》.列入党籍者从宰相到士人共五十九名.致使朱熹的门人故交都不敢再与他交往.朱熹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但他仍坚持讲学,直到1200年死时,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1209年,朱熹才被恢复名誉.宝庆三年(1227).宋理宗下诏,特赠朱熹太师称号,追封信国公,并提倡学者习读朱熹着作.从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
  南溪书院,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
  另:宋代婺源为微洲管辖,所以现代有赣皖朱熹祖籍之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100 ,11
下一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