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行善?

问题描述:

2011年春节,大陆首善陈光标率领50余位大陆企业家赴台行善,捐出新台币约为5亿元(约合人民币1012亿元),为台湾低收入户及弱势族群寒冬送暖。然而,由于陈光标行善风格与方式过于高调,在台湾引发了巨大争议。尽管如此,陈光标在台湾所到之处,仍然到处都有人拦路陈情,希望领个大红包。对于这种现象,各界评论不一,有评论称其太过高调显得伪善,有不尊重受捐者的嫌疑;也有评论说陈光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一颗拳拳爱心。而陈光标表示,做好事就应该受到表扬,而这种表扬将会引领更多的人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哪方面的思考,请将你的观点或看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得套作和抄袭。 (请老师帮忙分析一下,谢谢老师啦。)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2-05-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作文题。 上述材料中,关键的意思是:如何看待陈光标高调行善的行为。 一般认为,只能有两种观点:肯定或否定。观点确立了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说理论证。比如,肯定(或否定)陈光标的高调行善行为,就要论述为什么,其高调行善行为,为什么值得肯定(或否定),有什么好处(或坏处)等等。说理论述的时候,不能空泛而论,必须具体,且越具体越好,必须有说服力。可以从正反方面去进行论述。 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罢,只要言之成理,就是好文章,不存在持肯定观点的就是好文章,持否定观点的就是不好文章的问题。关键是说理的问题,论述的问题。以理服人,就能够取胜。 当然,如果你事先对陈光标行善的事迹,或对陈光标本人有所了解,特别是详细的、深入的、充分的了解,是有助于你写好这篇文章的。但如果你事先毫无了解,或闻所未闻,也不影响你写这篇文章。你只要发表观点,然后论证你的观点即可。 最后提醒的是,这样的作文题,最好写成议论文。用其他文体写,将很难把握,不容易写好、写得精彩。
解题过程:
【优秀例文】
下蛋母鸡叫声美 2011年4月26日下午,由民政部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慈善排行榜”在北京发布,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获得2010年度中国“首善”称号。但捐款过百万的慈善家中没有前首善陈光标的名字。主办方解释说,由于陈光标捐赠多为现金和实物,核实的难度太大,加之他个人炒作(作秀)的不良影响,故本次排行榜中没有陈光标的名字。
我很为陈光标叫屈,并相当不理解主办方的解释。
什么捐赠“现金和实物,核实的难度太大”呀,什么“个人炒作(作秀)的不良影响”呀,全都是托词。退一步讲,就算捐赠的现金和实物,核实的难度大是个理由,但“个人炒作”“作秀”决不能成为不入选的理由。
不错,在中国奉行做好事不留名的行为准则,低调处理做好事的主要目的是,不让人知道,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不求他人的回报和感恩。但这只是对待做好事的一种态度,而决不是唯一的态度。
又做好事又宣扬,宣扬的目的不是索取回报,而是要大家都知道,都行动起来,都参与进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都来一起做好事,岂不是更好?
我觉得,后一种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做好事的方法,比起前一种默默无闻地做好事的方法来,更加值得肯定。
付诸实施的人比起那些只在口头上叫,而却毫无行动的人来,那是更值得肯定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一些名人当时也认捐了,可是,事后却根本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光打雷不下雨,愚弄视听,忽悠大众。这些人比起陈光标来,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吗?
如果有谁能像陈光标一样,真金白银地捐赠他人,回报社会,不管他如何高调,我们都同样肯定并称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是做好事的人多了,而是少了。倒是纸上谈兵的人多了,隔岸观火的人多了,指手划脚的人太多太多了。
超有钱,而又能够节俭生活,决不豪奢挥霍,甚至委屈妻儿老小一起过清淡的日子,而将大把大把的钱捐出去,这样的人,即使他再加十倍的高调,我也同样为他竖大拇指,为他欢呼雀跃!高调不高调不是问题的根本,根本是能不能真金白银地捐赠。
一只母鸡,咯咯咯咯咯……地,光叫唤不下蛋,主人能不烦,能不棍棒伺候吗?而真刀真枪,结结实实下蛋后叫唤的母鸡,农妇们都欣然前往拾蛋,并一定犒劳母鸡,抓一大把米让其啄食。在农妇们的听觉里,下蛋母鸡的叫声最美。
[点评]这是一篇观点鲜明的议论文。肯定陈光标的高调行善行为,并能够抓住根本,论述其高调行善的可取可赞:“宣扬的目的不是索取回报,而是要大家都知道,都行动起来,都参与进来,带动越来越多的人都来一起做好事,岂不是更好?”相比而言,高调行善优于低调行善,更远胜于只打雷不下雨的行为。文章论述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以“下蛋母鸡的叫声最美”这一比喻而论,更加强了论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使行文活泼而不呆滞。
高调行善有何不可 孔老夫子曾对他的弟子子贡说,做了善事就应该被夸赞,并且应该欣然接受夸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你的善举。
这话简直说到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心里去了。
行善之本在于助人,在于救人,只因善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能够让人重新回归幸福与甜蜜的生活。然而,尽管“慈善”一词人见人爱,人见人夸,但是慈善之举却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某些伪慈善者的“嗟,来食”之举,注定要受到所有有尊严有骨气之人的抵制,所谓“人活一口气”嘛。但是,如果慈善者满腹真诚,虔诚呼吁贫困者接受救助,这样的举动看似有悖中华民族谦虚淡泊之优良传统与“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却因真诚可爱而未尝不可。
善,是传统美德,古有皇帝搭棚施粥,现有各类慈善基金会。强调奉献,强调关怀的慈善之心已经在无形中深深扎根于现代人的心里。但天下之大,我们并不能一味要求人人的行为举动都要一致。正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行善方式不同,是不是善心就不一样了,是不是善心就变味了呢?
一直以来,总听说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是善举,为何不能正大光明地让别人知道呢?做了善事隐姓埋名固然能体现出所谓人格的高尚,但做了好事还要生出偷偷摸摸的心理就实在令人无法理解了。从小我们就希望自己能受到表扬,只因为受表扬所带来的关注与榜样效应能助长自己的信心与他人向自己学习的动力,难道做慈善就不是这样了吗?反过来说,若是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知道恩人是谁,于是认为受助理所当然,那“感恩”一词也便失去了其最原始的意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便会因为其浮于表面的做作与表现而流于空洞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大张旗鼓地行善是在践踏受捐者的自尊。其实不然,既然有人响应这种举动,就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善心与沟通。受捐者并不是弱小者,接受别人的善心会让他们更快地成长,以后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善心轮回,真情不是永远都在上演吗?
世界有了慈善,才有了在你跌倒后扶起你的那双手,才有了在你最困难的时候,送给你的那一片温暖。当你触摸了那双手,当你接受了那份温暖,你感激的笑容,胜过了三月的春风,不仅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
高调行善,便是一个典型的榜样效应,能唤起更多的爱心。世界本是一片奉献爱心的天地,也应是一片享受爱心的天地。只有付出与回报,彼此都将爱奉献给他人,才能将这炽热的神圣之火传递下去,才能让爱的河流奔腾不息。
古罗马哲学家说过:“世界本是黑暗的,当人们点燃了爱的火焰,才变得明亮而温暖。”慈善是伟大的,但同时又不是默默无闻的,它需要每一个得到爱的人同时也要感受到爱的存在。
高调行善,便是在舞动善的旗帜。我相信,这面旗帜会因着更多人的参与而不断被传递,让世界共同演绎爱心的轮回。
[点评]“行善要高调”,文章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作者由古说到今,指明慈善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着重阐释了低调行善与高调行善的不同,批驳了反对高调行善的错误观点。前一部分,激情飞扬;后一部分,舒卷有致。中间几处引用把论述引入深处,最后再次重申观点,论证有力。
最终答案:略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添加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