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问题描述:

老师,我这部分问题较弱,请老师发一些这方面的综合练习题,谢谢
1个回答 分类:物理 2013-08-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解题思路: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专题训练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这卷有点难,需要啥样卷子我可以提供。祝你快乐!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专题训练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套试题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能熟练地运用牛顿定律解题,并能解答较简单的连接体问题.第13题和第15题为创新题.第13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第15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图1—10—1所示,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图1—10—1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2.如图1—10—2所示为一光滑竖直圆槽,AP、BP、CP为通过最低点P与水平面分别成30°、45°、60°角的三个光滑斜面,与圆相交于A、B、C点.若一物体由静止分别从A、B、C滑至P点所需的时间为t1,t2,t3,则 

图1—10—2
A.t1<t2<t3 B.t1>t2>t3  C.t1=t2=t3D.t1=t2<t3 
3.在升降机内的地板上放一秤,一人让在秤上,用W表示升降机匀速运动时秤的示数,W1和W2分别表示升降机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称的示数,则 
A.W2<W<W1  B.W<W1 W<W2  C.W<W1=W2  D.W>W1 W>W2
4.如图1—10—3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现将一个重4 N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那么测力计因4 N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是 

图1—10—3
A.4 N B.2 N  C.0 N D.3 N
5.如图1—10—4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 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 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 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图1—10—4
A.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6.如图1—10—5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 kg和2 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 
A.A的加速度等于3g 
B.A的加速度等于g 
C.B的加速度为零 
D.B的加速度为g 
7.(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如图1—10—6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 
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图1—10—6 图1—10—7
8.如图1—10—7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 Δ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A.(1+)mg B.(1+)(m+m0)g 
C. mgD. (m+m0)g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它的功率保持不变,当汽车的速度为4 m/s时,加速度为0.4 m/s2,汽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1倍,若取g=10 m/s2,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 m/s. 
10.已知质量为m的木块的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若在木块上再施加一个与水平拉力F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推力,而不改变木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则此推力与水平拉力F的夹角为_______. 
11.总质量为M的热气球由于故障在空中以速度v0匀速下降.为了阻止继续下降,在t=0时刻,从热气球中释放了一个质量为m的沙袋.不计空气阻力,当t=________时,热气球停止下降,这时沙袋的速度为________. 
12.一辆小车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匀加速运动t1 s后撤去F,小车再经过t2 s停下.则小车加速阶段的位移s1与减速阶段的位移s2之比s1∶s2=______;小车牵引力F与所受的摩擦力Ff之比F∶Ff=______. 
三、计算题(共36分) 
13.(12分)如图1—10—8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图1—10—8
(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 
解:设l1线上拉力为T1,l2线上拉力为T2,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 
T1cosθ=mg,T1sinθ=T2,T2=mgtanθ 
剪断线的瞬间,T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tanθ=ma,所以加速度a=gtanθ,方向与T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若将图1—10—8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1—10—9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1)完全相同,即a=gtanθ,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图1—10—9
14.(12分)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5 kg,盘内放一物体P,物体P的质量m=10.5 kg,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10—10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头0.2 s内F是变力,在0.2 s以后是恒力.求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是多少?(g=10 m/s2) 

图1—10—10
15.(12分)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恐怖主义袭击,恐怖分子劫持客机分别撞击了纽约的“世贸大楼”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其中一架客机拦腰撞到世贸大楼的南部塔楼第60层地方,并引起巨大爆炸,大约1 h后,南部塔楼部分轰然倒塌(高约245 m),灰尘和残骸四处飞溅,300多名救援警察和消防人员没来得及逃生. 
我们不妨设置一个情境:当处于倒塌部分正下方的地面人员,看到一块质量约为4× 103 kg的楼墙块竖直倒下的同时到作出反应开始逃离需0.2 s的时间,逃离的安全区域为离大厦100 m外(实际的安全区要更远).设该坠落块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05 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地面人员要逃离大厦到安全区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奔跑?(忽略人的加速时间,百米短跑世界记录为9″79) 
(2)该坠落块对地产生的平均作用力多大? 
(3)由于爆炸引起地表震动,设产生的纵波的传播速率vp=9.1 km/s,横波的传播速率vs=3.1 km/s,设在某处的地震勘测中心记录到两种不同震感之间的时间间隔Δt0=5 s,那么观测记录者与震源之间的距离s为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1.AD 2.C 3.BC 4.D 5.AC 6.AC 7.CD 
8.A 以盘和重物为一个整体加以隔离,平衡时 
kL=(m+m0)g,k=. 
用手向下拉,弹簧共伸长L+ΔL,弹力F=k(L+ΔL) 
手的瞬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m0)g=(m+m0)α.把F值代入得
(L+ΔL)-(m+m0)g=(m+m0)a 
a=g,方向向上. 
隔离盘中物体,设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由牛顿第二定律N-mg=ma 
故N=mg+ma=mg+mg=(1+)mg,向上. 
二、9.20 
10.μ= α=arcta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F-μmg=ma得 
μ=
加力F′后,水平加速度不变,有 
F+F′cosα-μ(mg+F′sinα)=ma 
与上式联立得α=arctan
说明推力方向只能与水平方向成α角向下,因施推力后加速度不变,则必有F′cosα=μF′sinα. 
即得tanα= 
所以α=arctan
11.t=(M-m)v0/mg;
12.t1∶t2;F∶Ff=(t1+t2)∶t1 
三、13.因为l2被剪断瞬间,l1上的张力大小发生了变化.(1)错.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的长度来不及发生变化,力T1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能突变,(2)对. 
14.依题意,0.2 s后P离开了托盘,0.2 s时托盘支持力恰为零,此时加速度为: 
a=(F大-mg)/m ① 
(式中F大为F的最大值)此时M的加速度也为a. 
a=(kx-Mg)/M ② 
所以kx=M(g+a) ③ 
原来静止时,压缩量设为x0,则: 
kx0=(m+M)g ④ 
而x0-x=at2/2 ⑤ 
由③、④、⑤有:at2 
即mg-Ma=0.02ak 
a=mg/(M+0.02k)=6 m/s2 ⑥ 
⑥代入①:Fmax=m(a+g)=10.5(6+10)N=168 N 
F最大值为168 N. 
刚起动时F为最小,对物体与秤盘这一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小+kx0-(m+M)g=(m+M)a ⑦ 
④代入⑦有:Fmin=(m+M)a=72 N 
F最小值为72 N. 
15.(1)坠落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h=gt2 
落地速度v0=gt 
地面人员逃离时间t′=t-0.2 
逃离速度v= 
求得t=7 s v0=70 m/s v=10.3 m/s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F-mg)=ma=m
求得F=5.64×106 N 
(3)震动同时产生传播,则由匀速运动知 
 
求得s=23.1 km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常见题型
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的动力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学习时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相关问题,下面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几类典型问题。
一、连接体问题
此类问题高考仅限于几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情形,求解此类问题需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内力”问题通常先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系统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研究连接体中一个物体,即可求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求解“外力”问题,需先分析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确定系统的加速度,再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外力”。
例l.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体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物块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在已知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一起做加速运动,A和B间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

解析:先把AB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系统的加速度为,再对物体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
二. 瞬时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对应关系,当物体所受外力突然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随之变化。求解此类问题,需分别分析物体受力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受力是如何发生突变的,再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例2. 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两木块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接后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用F=10N的水平恒力沿AB连线方向拉A,使A和B沿桌面滑动,如下图所示,滑动中A、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时突然撤去拉力F,求撤去拉力F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各多大?

解析:撤去拉力F时,A和B有相同加速度,对A、B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得;研究木块B,它受到的弹力为,撤去拉力F的瞬间,轻弹簧的形变量没有变化,木块B受力不变,此时B的加速度与原来相同仍为;撤去拉力F的瞬间,木块A受弹簧拉力大小仍为6N,此时A的加速度为,方向向左。
三. 临界与极值问题
当物体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另一个物理过程,此时往往有一个临界状态,而极值问题也伴随临界问题的出现而出现。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或状态变化,找出临界点或临界条件,是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3.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体上,斜面质量为,斜面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地面光滑,现对斜面体施一水平推力F,要使物体m相对斜面静止,试确定推力F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下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此时物块受力如下图所示,取加速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

对物块分析,在水平方向有,竖直方向有,对整体有,代入数值得
(2)设物块处于相对斜面向上滑动的临界状态时的推力为F2,对物块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有,竖直方向有,对整体有,代入数值得
综上所述可知推力F的取值范围为:
四、超重与失重问题
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运动时,它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竖直悬线的张力FT)大于重力,,常说物体超重了ma;同理物体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运动时,,常说物体失重了ma。
解决超重与失重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确定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是否有加速度,从而确定物体是否超重或失重,明确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是求解超重与失重问题的关键。
例4. 如下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上匀减速下滑,则地面受到的正压力为: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确定。
解析:分析M、m运动状态,知M、m整体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处于超重状态,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选B。
五. 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学物理也常引入该模型,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求解此类问题应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物体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临界情况,即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是传送带问题的临界情况,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发生突变,有时摩擦力的大小发生突变,有时摩擦力的方向发生突变。
例5. 如下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模型,传送带长L=8m,现有一质量为m=10kg的旅行包以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取。试讨论如下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则旅行包从传送带左端A滑到右端B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从传送带左端A滑到右端B历时多少?
(3)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旅行包能否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B端?如不能试说明理由;如能试计算历时多少?
解析:(l)取旅行包为研究对象,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旅行包由A端滑到B端历时t1,由运动学公式得,解得,由于旅行包由开始到静止共历时不符合运动实际情况,故舍去。
(2)设旅行包滑到B端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v相等,则有,解得此时传送带的速度为,说明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应先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设旅行包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2,则有旅行包匀速运动的位移为,旅行包由A端滑到B端所用时间为
(3)若传送带以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旅行包的受力情况与传送带静止时相同,旅行包能从传送带的A端滑到B端,所用时间同样为

最终答案:略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按要求寫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