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族为什么常常自称"炎黄子孙".简洁一点的回答

问题描述:

中华名族为什么常常自称"炎黄子孙".简洁一点的回答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黄帝部落的力量比较强大,文化也比较高,原始社会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都记在黄帝的名下,黄帝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以后这一部族逐渐发展,居住在中原地区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子孙.春秋(公元前770至前476年)以后,这些居民自称为华夏族,到汉朝以后称为汉族.后世的汉族人就把黄帝尊称为自己的祖先,自称是“炎黄子孙”.
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营建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认为中原居四方之中,是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又把这地区称为“中华”.后来,华夏族和其他各族不断融合,华夏族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高度发展的华夏族文化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中华”便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炎黄子孙”也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
中华民族融合和形成的初期,与河北这块古老的土地及其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河北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也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我们把河北这块土地称之为“炎黄子孙”的摇篮,不无道理吧!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