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赶鸭子谁能说小赶鸭子

问题描述:

有关端午节赶鸭子
谁能说小赶鸭子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 ,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 .
悬艾叶和菖蒲:
民间古来有门前悬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两者皆可入中药 .艾叶可制灸条,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点艾条可灸治多种病症 .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 ,疫病增多 .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实, 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 .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 .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 .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 ,再粘贴艾叶於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 .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
写符念咒:
中国古代将五有视为 "恶月 ",所以端午驱鬼在民间非常盛行 .驱鬼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一种,是在节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树枝 .当时,人们认为桃木能避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前、窗上,以达驱崇的作用 .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 .当时,挂驱鬼符也有一些严格的仪式 .如有的要求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 .较为通行的符咒有:" 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 "之类 .另外,类似于此的祛鬼禳魔的习俗,还在儿童额上点雄黄酒 .节日一早,便将儿童耳上夹艾蒿,头上戴菖蒲,然后用雄黄酒在额上写一个 "王 "字 .据说,这样可使百鬼畏惧,保命长生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驱鬼逐邪的迷信风俗逐渐减少,但在偏僻农村则尚未绝迹 .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 ,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
次日家家铺陈於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於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
饮雄黄酒: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 "五黄 "的食俗 . "五黄 "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
赛龙舟: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记「金山竞渡」: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 .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附蜂屯,蠢蠢欲动 .晚则万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
杨嗣昌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 .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 .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恶 .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著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著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中天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记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后来端午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端午节有时还称为浴兰节、蒲节、女儿节.因为古代有于是日兰汤沐浴的风习,故称.五月又称蒲月,端五则称蒲节,这是因为五月菖蒲成熟,而端五又有悬蒲于门首、或以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之俗.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记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午节习俗的中心是祛毒禳灾,保健康,求吉祥,但娱乐和社交在近世变得很突出,在水系允许的地方还多了一项龙舟竞渡.
插菖蒲、艾蒿 菖蒲、艾蒿长期被相信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此而生成一系列的习俗.艾蒿历来被制成艾人、天师艾、艾虎等厌胜之物.艾人早见于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该书记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天师指道教法师张(道)陵,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俗传他善于捉鬼降妖.
吴自牧《梦粱录》记南宋行都杭州端午的天师艾说道,“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宋陈元靓《岁时广记·画天师》引《岁时杂记》说:宋代的端午节,京都的人们除画天师像贩卖外,又作泥塑的张天师像,以艾为须,以蒜作拳,置于门上,称“天师艾”.
此外,更著名的是艾虎.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则是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艾叶.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说:“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作为厌胜之物,艾制品通常是与蒲制品并用的,而尤以艾虎配蒲剑最为常见.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刻蒲剑为小人子,或葫芦形,带之辟邪”.
古俗以蒲叶似剑,称为蒲剑,谓可避邪;艾叶也可驱邪,多扎成虎形,或剪彩绸成虎形,上粘艾叶,称为艾虎.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端五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缠挂各种端午索 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辟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
端午索有许多别称,从材料的色彩着眼,称朱索、五色丝、五彩缕、五色缕、五彩缯等;从辟兵的角度着眼称辟兵缯;从延寿的角度着眼,称寿索、长命缕、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百索、百岁索等等.
不管名称如何,端午索的形制和功用则是大体相同的,或系于小儿手臂,或挂在床帐、摇篮等处,或敬献尊长,以辟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用符图驱邪 道家把自己的符归在张天师的名下,叫天师符.旧时,道教宫观端午节有用朱砂笔在黄表纸上画符馈送或出售的习俗,供民间端五贴在门楣上辟邪.《燕京岁时记·天师符》载北京此俗云:“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于中门,以辟祟恶.”1929年的调查所记录的广州午时符有两种图,一是天师像,一是太极八卦图,所配的文字是一样的:中间是“敕令五月五日午时书破官非口舌鼠蚁蛇虫一切尽消除”,两侧是“艾旗迎百福”和“蒲剑斩千邪”.
吃粽子 《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当时的粽子已达数种之多:“端五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
关于粽子的起源及其形制有几种传说,其中最流行的是屈原的传说.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较早:“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年,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后世粽子的传说大多与此有关.
饮用药酒 作为端午节俗的药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黄酒.蒲酒也叫菖蒲酒、菖华酒等,古代民间常在端五制作、饮用,俗云可避瘟气.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端午,以菖蒲生山润中一寸九节者,或镂或屑,泛酒以辟瘟气”.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日》有“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诗句.虽然蒲酒之名史不绝书,但是近世民间以雄黄酒最普及,饮雄黄酒既是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情节,也是大家都遵行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记曰:“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酒床帐间,以避毒虫.”用雄黄酒涂抹小儿面颊耳鼻俗称“画额”,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字似虎的额纹)以镇邪.
赛龙舟 赛龙舟是民间过端午节的高潮,是会让整个地方狂热起来的竞技.竞渡之俗早见于南方(吴越、荆楚).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有言,“屈原以是日(5月5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
赛龙舟和吃粽子一样在古代被认为是纪念屈原的活动,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闻一多的研究结论是这两大节俗都由龙图腾崇拜转化而来:“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分,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或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的节俗是在汉唐期间逐渐形成的,其基本形态在更古的时候并不存在,其中一些内容可能与龙崇拜有关,但是,他的具体叙述只是一种主观的推测.端午的节俗吸收了古文化因素,但基本形态完全是汉唐的文化创造.
姻亲交往 近世的所有节庆除了本身的宗旨之外,都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而端午突出的社交功能是姻亲的交往,乃至许多地方呼此节为“女儿节”.《帝京岁时纪胜 .端阳》说,“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
在近世端午的民间姻亲交往中,一是订婚的男方绝对要给未来的岳家送节礼,如果准备在下一个端午前结婚,还要正式送大礼,主要是给长辈的酒和肉以及给未婚妻的衣物;一是媳妇回娘家,带去酒和肉,同时娘家也给女儿女婿一些礼物.例如,陕西一些地方把端阳节也叫女娃节、女儿节.每到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娘家要给出嫁的女儿一定的端阳礼,俗称:“送裹肚儿”,礼物可以包括夏令衣物、扇子、凉帽汗衫等,但必不可少的是绣有蛤蟆(蟾蜍)的花裹肚兜.蛤蟆代表生儿育女、繁衍子孙的能力.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一个解释一下
下一页:例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