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理论解释物质物理属性(好的加50分)

问题描述:

用分子理论解释物质物理属性(好的加50分)
比如说分子距离越小,密度越大
用分子理论解释物质的比热容、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磁性等等
好的一定加分
那就麻烦你用晶胞结构来解释
1个回答 分类:物理 2014-10-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这个问题细说起来很长的,希望楼主有耐心看下去.
比热容:
所有的物质都由分子构成,所有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以,每个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大量分子的动能、势能的总和称为物质的内能.而温度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反应,温度体现在单个分子上,就是其平均速度大小的反应.
那么,当加热一个物体,物体内能的增加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体现在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上,变为分子间势能,另一部分加剧了分子热运动,又由于不同物质分子质量是不同的,则速度的增加同样的动能速度的增加也不同,于是,我们发现,增加同样多内能,不同物质温度增加得多少不同,衡量二者关系的量,就是比热容.
硬度:
分子和分子间,通常受五种力作用,第一种如同纯金刚石,受到原子间共价键作用,这个里的作用是最强的;二是如同氯化钠晶体,受到的是离子键作用,也是比较强的;三是金属键,所有金属间都是这种;四是氢键,如同纯净的冰晶体中水分子间;五是范德瓦耳斯力,可以认为就是引力之类的其他种力的综合,如同石蜡固体中的.
上述大致按从强到弱排列,金属键相对特殊,有时会有特例.
各种物质内通常并不仅有一种,很多时候是多力复合存在,决定了物体的微观结构,对于晶体,就是晶胞的样子,而分子键的强弱、分子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硬度、沸点、熔点.
导电性:
在某些物质中,有着游离的电荷存在,比如金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和原子核的作用力非常微弱,这些电子就能够离开自己所属的原子四处游荡,当金属两端加上电压的时候,这些自由的电子就能够朝特定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其他物质也是类似的,比如食盐溶液,食盐溶解后释放出钠离子和氯离子,它们带电,于是有电压的时候就能形成电流.
弹性:
这是比较好解释的,在固体中,虽然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但由于物质结构相对紧密,物质分子受到其他分子力的作用很强烈,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小幅度震荡.当有外力的时候,物质发生形变,一部分分子错位,来自其他分子的、使其恢复到它固有位置的力的综合反映在宏观上就是弹力.
磁性:
我们都知道分子中存在环形电流,依据右手定则,所有的分子都有N、S两极,但分子的排列是非常混乱的,所以从宏观上通常看不出来磁性.但是当有外加磁场的时候,这些分子的N、S极就会指向特定的方向,即,被磁化.要注意,所有物质都能够被磁化,只是强度不同罢了(有些甚至削弱原有磁场)
重点是铁磁性物质:这种物质中各个分子磁性比较强,在不同的部位,一些分子自动聚集成小块儿,称为磁畴(就是很小的磁铁),所以,当外加磁场是,这些磁畴的N、S极改变方向后体现出更强的磁性,有时也更难恢复成混乱.
物质分子间是非常松散的,所以似乎大部分物质都应该地透明,但是,常常存在这样三种情况:
1、物质间有自由电子阻挡,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金属不透明)
2、能吸收光线的物质导致的不透明:这类物质的分子的电子的激发能比较低,恰好在可见光范围内,分子里往往有苯环、苯醌、联苯胺或其它共轭体系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降低电子的激发能,使电子容易发生跃迁而吸收光子的能量.这样光线就被吸收了.
3、由于透明物质的结构被破坏而造成的不透明.如玻璃是透明的,而玻璃粉则是不透明的;冰是透明的,而冰被砸碎了就是不透明的了.如果一种物质它的结构特点不符合1、2,那它就是可以通过光线的,但如果它的结构里有很多小空隙,那它就是白色.这就是白色物体不透明的原因.
在上述三个原因的综合下,就有了不透明物质的存在.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一个解释一下
下一页:例二,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