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地镜高0.8米(竖立在地上),5米的小明在镜子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于是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就看到全身像了

问题描述:

1、落地镜高0.8米(竖立在地上),5米的小明在镜子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于是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就看到全身像了.
为什么不是他向后退一段距离?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的像,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我不懂后者为什么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根课本的图一样),如果有3毫米和2毫米的玻璃板,为什么最好用2毫米的?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为什么有可能找不到像?
1个回答 分类:物理 2014-11-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怎么后退也不可能看到,人的身高、平面镜与眼睛构成三角开,且平面镜应是中位线,人眼应该可能看到像的头顶与脚,故镜子应向上升高一段
2、后面的像,通俗说法叫透射,实际上是入射角为90度的折射现象.
3、这个问题涉及到玻璃析对光线有平移作用的特点,越厚,平移量越大,成像效果越差.没放正是因为入射角不对,当然反射角也不对了,所以可能找不到像.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算数过程
下一页:enjoy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