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群居结构和动物驯化的条件

问题描述:

马的群居结构和动物驯化的条件
1个回答 分类:生物 2014-09-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驯化的理论与方法
驯化是在动物先天的本能行为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后天获得的行为.这种人工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强化,也可以消退,它标志着驯化程度的加强或减弱.所以,不能把人工驯化看成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巩固.
1)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这种驯化方法是利用幼龄动物可塑性大的特点,进行人工驯化,其效果普遍较好.如产后30日龄以内未开眼的黄鼬,通过与母兽隔离而人工饲养,在开眼以后即接触人为环境,于是能很好地接受人工饲养管理.如仔兽在产后受母鼬哺乳的则往往经过几年人工驯化,也改变不了其野性行为.又如从产后吃初乳起即进行人工哺的仔鹿,其驯化基础都很好,长大之后在鹿群放牧活动中都是核心群中的骨干鹿.而产后接受母鹿哺乳的仔鹿,数日之后再想进行人工哺乳已很困难.这样的仔鹿在接受其它方式驯化,或在长大后的放牧活动中都表现出驯化基础较差,一般不能成为骨干鹿.
2)个体驯化与集群驯化:个体驯化是对每一个动物个体的单独驯化.如马戏团的每一个动物都要训练出一套独特的表演技能,动物园中营单独生活的大型兽类克服惊和易激怒的训练,役用幼畜的使役训练都属于这种驯化.在野生动物饲养业上,对个别集活动性能较差(即驯化程度不够)的个体,也需要进行补充性个体驯化.但是,在野生动物养现场,集群驯化具有更大的实用意义.集群驯化是在统一的信号指引下,使每一个动物都建立起共有的条件反射,产生一致性群体活动.如摄食、饮水和放牧等都在统一信号指引下定时地共同活动,给饲养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3)直接驯化与间接驯化:前面所述的个体驯化和集群驯化皆属于直接驯化.间接驯化与之不同,它是利用同种的或异种的个体之间在驯化程度上的差异,或已驯化动物对未驯化动物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这种驯化也就是在不同驯化程度的动物中,建立起行为上的联系,而产生统一性活动的效果.例如,利用驯化程度很高的母鹿带领着未经驯化的仔鹿群去放牧,这是利用幼龄动物具有“仿随学习”的行为特点而形成的“母带仔鹿放牧法”.在放牧过程中又不断地提高了仔鹿的驯化程度.再如利用驯化程度很高的牧犬协助人去放牧鹿群,是一种很得力的工具,在人一犬一鹿之间形成一条“行为链”,会取得很好的放牧效果.另外,训练家鸡孵育野鸡,乌鸡孵育鹌鹑,水獭捕鱼,母犬哺虎,这样的成功事例在我国都己出现.
4)性活动期的驯化:性活动期是动物行为活动的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出现了易惊恐、激怒、求偶、殴斗、食欲降低、离群独走等行为特点,给饲养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必须根据这个时期的生理上和行为上的特点,进行特别的针对性驯化工作才能避免生产损失.如保持环境安静,控制光照,对初次参加配种的动物进行配种训练,防止拒配和咬伤,特别是利用灯光、音响或其它信号,在配种期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指引动物定时交配、饮食、休息等,形成规律性活动.不仅可以保证成年动物避免伤亡,而且可以提高繁殖率.
(3)药用动物人工驯化的几个关键问题
人工驯化的总目标是促使产品的增加,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生活习性、生理机能和形态构造的改变都是在人工控制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由于药用动物种类繁多,进化水平不一致,在变野生为家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综合各种药用动物人工养殖情况,在动物训化上有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人工环境的创造: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根据其生活要求,可以主动地选择适合生存的环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环境.人工环境是人类给动物提供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与野生环境不可能完全一致,要求动物必需被动地适应人工环境.良好人工环境的产生是在模拟野生环境的基础上,又根据生产要求而加以创造.由于气候稳定,食物充足和敌害减少,动物的繁殖成活率会明显提高.但是,当前有些动物饲养场仅是单纯形式上的模仿,由于对该动物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在人工环境的提供上不能满足其在主要生活条上的要求,于是出现了当代不能存活,不能繁殖或后代发育不良等现象,导致工作失败.
2)食性的训练:动物的食性是在长期地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动物的食物也有所改变.人工提供的食物既要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又要符合其适口性.但是,食性又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的.一个优秀的动物饲养者就是善于从饲料组合,食性训练工作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3)群性的形成:药用动物在野生条件下有的种类营群体生活,也有很多种类营独居生活.人工饲养实践证明,独居生活的动物也可以人工驯化而产生群居性.如麝在野生时是独居的,在人工饲养过程中通过群性驯化,可以做到集群饲喂,定点排泄,将来有可能像鹿一样集群放牧.群性的形成给人工饲养管理带来很多方便,有些动物种类成体集群较困难,但可以在幼体时期集群饲养.
4)打破休眠期:很多变温动物具有休眠习性,这是对逆境条件的一种保护性适应.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对气温的控制,食物的供应等措施,不使动物进入休眠状态而继续生长、发育和繁殖,可以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的目的.如土鳖虫的快速繁育法就是打破一个世代中的两次休眠,而使生产周期缩短一半,成倍地增加了产量;人工养蝎在打破休眠上也出现了可喜的成就;其它变温动物的养殖都有可能从这方面获得成功.
5)克服就巢性:就巢性是鸟类的一种生物学特性.野生鸟类就巢性强,在家养条件下随着产卵率的提高,就巢性逐渐降低,如野生鹌鹑就巢性较强,每年仅能产卵20枚左右.经过人工驯养的鹌鹑已克服了就巢性,产卵量提高到每年300枚以上.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的乌骨鸡是属于肉用型,虽经数百年驯养,由于长期以来没有以克服就巢性为主要选择目标,就巢性依然很强,每产10枚卵左右就出现“抱窝”行为,长达20天以上.所以,每年仅产卵50枚左右.近年来各地乌骨鸡饲养场在研究克服就巢性方面,探讨出许多有效方法,可以使就巢期缩短到1~2天,使年产卵量提高到100枚到120枚.
6)改变刺激发情、排卵和缩短胚胎潜伏期:在野生哺乳动物中,很多种动物具有刺激发情、刺激排卵和具有胚胎潜伏期的生物学特性,限制了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和使妊娠期拖得很长.如紫貂的妊娠期为9个月左右,而真正的胚胎发育时期仅为28~30天.小灵猫的妊娠期变动在80天到116天之间,都说明具有很长时间的胚胎潜伏期.由于上述原因会造成不孕,胚胎吸收或早期流产,对繁殖效果影响很大.随着逐代的人工驯化,上述情况会不断改变,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没有使动物在家养条件下的繁殖力比野生状态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请说清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