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文章

问题描述:

关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文章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
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
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
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
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
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
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
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
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
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
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
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
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总理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歌德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在我看来,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
------法朗士
生活是无字的书,眼光敏锐的人看得见精彩的词句;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深刻领悟.
------曾鸣
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唐)李欣
好书是良友,终身不可离.
------书摘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
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
------梭罗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邱特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