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发展特点是什么?教育心理学思考题,帮个忙啦,书上查不到~

问题描述:

人格发展特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思考题,帮个忙啦,书上查不到~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
  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人生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特别的时期或年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都有较大或显著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划分,虽然有不同的标准(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但比较各种标准,发现都有共同之处,可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当然,人的发展是连续的,尤其是心理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这些分期是相对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以下将重点介绍的是这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社会环境特点和人格发展特点.
  一、婴幼儿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发展,运用言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认物体和人,学习进食,学习控制大小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称呼人,按照吩咐或执行一些简单指令.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儿童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信赖危机和自主危机.若儿童在1岁左右得到适当照顾,如来自父母温暖、关心和爱,必要的生理和感情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形成信赖感,危机得以解决,产生希望品质,否则出现信赖危机,产生不信任和焦虑感.在2岁~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探索环境活动增多,并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时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此时若父母管制太多,对儿童的不当行为加以过分责备甚至惩罚,则使儿童产生怀疑的性格,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信任,若父母能够理解儿童行为,以引导、鼓励和适当批评结合,则使儿童增强自信,促进自主危机的解决,形成意志坚强的品质,在将来生活中出现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
  此期人格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依恋行为通常指婴幼儿寻找并保持与抚养者(通常是父母)亲密关系的行为倾向和表现.依恋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对将来的社会化和人际关系发展有重大影响.由于依恋行为形成和发展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婴幼儿寻求保护,对父母的亲昵和依恋行为;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婴幼儿的关心和依恋,父母的行为同时对儿童产生影响,促进婴幼儿认识世界,形成信赖与不信赖,安全与不安全感等人格特征.如被隔离抚养的婴幼儿(孤儿院的儿童)由于缺乏与人的交往,依恋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限制,其长大后可出现对人冷漠、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等人格特征.
  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都强调喂食对依恋行为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讨喂食的意义,动物心理学家Harlow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实验研究.他以罗猴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婴猴由人造母猴喂食.人造母猴则分为二种:一种由金属丝所构成,称为金属母猴;另一种外形与金属母猴相似,不同的是在其表层盖了一块绒布,称之为绒布母猴,两种母猴身上都附有可提供食物的奶瓶.如果让婴猴自由选择,无论绒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婴猴总是选择绒布母猴,花大部分时间依附在绒布母猴旁.婴猴只是在饥饿时才去金属母猴那里寻找食物.
  分别由两种母猴抚养的婴猴对母猴的依恋反应也不相同,当实验者将玩具熊等陌生物体放入猴子居住的笼中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立即逃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一定安全感,稍后,它会试图接近陌生物体,出现探索行为.但在这种情境下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产生的反应就大不一样,它发现有陌生物体时不是逃向母猴寻求保护,也不依偎在母猴身旁,而是紧张不安,或者想将陌生物体推开,或者躲在一边,局促不安.
  将婴猴与母猴分开一段时间后又放回原处时,由绒布母猴抚养的婴猴会依偎绒布母猴,表现出欣慰和依恋.但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婴猴则无此表现.
  Harlow由此认为,身体接触的舒适对依恋形成的作用比喂食作用更重要.其实,这个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于此,正如Janis等人指出,依恋行为发展至少有3个方面的意义:①满足生理方面的需要,如饥渴和寒冷时的需要;②感情表达接受、沟通,如恐惧时的依靠;③刺激心理的发展,如母亲对婴幼儿行为作出的微笑、模仿和鼓励.依恋行为中抚养者与婴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促进了人的社会化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儿童早期(学前儿童期)的社会环境和人格发展特点
  儿童旱期指3—6岁阶段,这是儿童社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更进一步发展,活动和交往范围明显扩大,已不再局限在家庭的圈子.儿童通常在这一阶段开始上幼儿园、学前班,开始与周围环境广泛接触,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但更多还是与父母和年龄相近的儿童交往.
  此期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主要包括:①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和学习性别角色.②学习判断是非、对错,遵守基本社会规范.③进一步发展感知、运动和言语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控制、穿衣、吃饭等).④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与同伴的相处.⑤发展初步的亲社会行为,如互相帮助.⑥开始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如学拼音、写字训练等.
  此期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儿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问“为什么”,他们模仿成人的行为,常以父母作为榜样,他们对性别差异有较多的兴趣,日益清楚男女的差别,学习认同性别角色.他们的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和独立性,开始违拗,拒绝父母的要求,不照规距行事,凭自己意愿和想象尝试不同事物.
  此期儿童的另一个特点是心理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他们想独立,又怕独立;他们提问,提出要求,与人交往,希望被注意,被重视,若问题被忽视,要求被拒绝,需求不能满足,受到过多责备或批评,便会感到挫折、失望、愤怒或自卑,可能形成被动、退缩、循规蹈距的保守性格.但若父母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给予引导、关心和支持帮助,则儿童会发展较多的自信,独立和进取特征.
  攻击行为增多也是此期儿童特征之一.对于攻击行为的发生的认识,有些不同的理论观点,主要包括:①本能的观点,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认为攻击行为是生物本能的表现.②挫折—攻击的观点,认为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反应.③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强化发生.本能论过分强调遗传和生物因素的作用,挫折论则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社会学习观点不否认生物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较好地说明了攻击行为的发生.
  在攻击行为发生中,榜样的作用和个体的认知评估非常重要.班都拉等人对此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儿童观察到有攻击行为的榜样得到奖励时,他的攻击行为会增多;但当儿童观察到榜样因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时,他的攻击行为便很少或不发生.行为产生的积极后果可以促进相应行为的发生,行为产生的消极后果则抑制了该行为的发生.这里,观察学习和认知评估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