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出唐朝重视水利工程兴修的原因和表现,以及水利工程的特点

问题描述:

分析指出唐朝重视水利工程兴修的原因和表现,以及水利工程的特点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0-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唐代水利工程相当发达,是促进当时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代兴修水利工程以安史之乱(755~763)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是北方水利的复兴阶段,以开渠引灌为主.安史之乱后,南方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如江南西道在短短10多年中就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600处.南方的水利工程偏重于排水和灌水,特别是东南地区盛行堤、堰、坡、塘等的修建.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分布在太湖流域、鄱阳湖附近和浙东三个地区,其中大部分是灌溉百顷以下的工程,但也有不少可灌溉数千顷至上万顷.
唐代对水利工程的重视还体现在水利管理方面.此时记录编订了现存最早有关灌溉管理制度的文献资料,即是出现于敦煌千佛洞的唐代写本《敦煌水渠》.还出现了全国性的水利法规《水部式》(现存大约是开元二十五年的修订本残本),对当时的水利管理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当时在水利方面的综合成就.
唐代由於农业发展迅速,以及灌溉的所需.曾于秦汉所发展的郑白渠基础上,另外又开凿了太白、中白和南白三大支流,世称“三白渠”.其灌溉区域主要分布在泾阳(今陜西泾阳县)、栎阳(今陜西栎阳镇)、高陵(今陜西高陵县)、云阳(今陜西云阳镇)、三原(今陜西三原县北)、富平(今陜西富平县)等区域.由於这些区域地近关中要地,唐廷很重视三白渠的管理,然而由於沿渠权贵私设水磨和水碓等用水器械,致使灌溉水源被撷取而不足,灌溉面积不断缩小,到了永徽六年(公元655年),灌溉面积仅剩一万多顷,唐高宗颇为愤怒,曾派员毁撤这些器具,但不久旋又被权贵重建,日后经历代宗、僖宗等君主采取同样的拆毁动作,但权贵势力往往于唐军拆毁后又重建,就这样反覆拆建,终使三白渠的灌溉工程全然毁於人心的贪婪,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唐代后期的农田水利,以“它山堰”灌溉工程最具代表.它山堰为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鄮县(今浙江鄞县)县令王元玮所修建.它山堰在修筑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至章溪,甬江的频繁海水倒灌致使周边农田土壤出现严重的盐碱化情形,后来唐人在鄞江上游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拦河溢流的堤坝,坝顶长四十二丈,平时用以阻挡咸潮上流,让土壤免於盐碱化而废耕,而水坝后方还可蓄水,供应鄞西平原数千顷农田灌溉.它山堰直至明清时期仍有修复使用,但目前仅存遗址.已失去功能.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详细步骤
下一页:望能尽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