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冷战的具体措施 经济,军事

问题描述:

美苏冷战的具体措施 经济,军事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冷战时期的美国遏制战略
  “尼克松主义”的出现清楚地反映出尼克松政府正面对美国地位相对衰落的现实.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世界形成五大力量中心的看法.他认为,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和日本.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在本世纪最后1/3时间里的经济前途,而且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里其他方面的前途,而美国影响世界政治局势的能力明显削弱.
  在军事上,美国与苏联的军事力量形成均势,尤其在核力量方面,苏联已取得数量优势.在经济方面,美国地位明显下降,1944年确定的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政策停止执行.最为严重的是美国长期深陷越南战争,导致美国内部出现了严重而又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面对世界政治变化和美国地位下降的事实,“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它们包括:美国将信守它的一切条约义务,如果美国的“盟国”或对美国以及整个地区的安全“至关重要的国家”受到威胁,美国将提供援助;其他类型的国家受到侵略,美国“将在接到请求时”提供适当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是在人力方面,该国应“承担主要责任”.显然,尼克松政府的目的是在不放弃美国“全球责任”的同时,要求其它国家分担更多的责任.
  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政策的调整幅度是相当大的,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尼克松主义”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主要体现,尼克松政府在越南战争中开始贯彻战争“越南化”的方针,并争取最终撤出越南.为了打开越南战争的僵局,并在美国撤出印度支那地区以后能够牵制苏联,尼克松政府大幅度调整了对华政策,并最终打开中美缓和的大门关系之门.
  缓和对苏关系是尼克松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标,所谓缓和政策的重要步骤是与苏达成限制战略武器的协议(SALTI).此外在中东地区,加强推动中东和平的力度,使苏伊士运河得以重新开放;在欧洲则采取行动,明确支持欧洲统一的进程;在亚洲向日本归还冲绳岛,并促使“日美安保条约”顺利延期.
  伴随着对外政策的调整,尼克松政府将肯尼迪政府开始执行的“灵活反应战略”调整为“现实威慑战略”.其主要内容如下.
  ——放弃两个半战争的概念,改为一个半战争.由于美国作战实力衰弱,中苏分歧公开化,美国确定中苏不会联合起来共同对美作战.随着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改善,尼克松政府进一步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美国可借助的力量,因此美国可以放弃在亚洲进行战争的战略.
  ——以核均势论代替核优势理论.60年代,苏联加快了核扩军步伐,美国对苏联的核优势已不复存在.面对种变化,也是基于美国陷于越南战争的现实,尼克松政府改变了过去谋求核力量相对优势的战略主张,提出要与苏联保持“基本相当”的核均势,即用美国在战略核武器质量与技术上的优势,抵销苏联的数量优势,以维持有效报复能力为限,不拘泥于导弹数量的对比.
  ——调整军事部署,收缩战线,减少海外驻军.尼克松政府强调,美国不应企图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也不具备同时保卫世界各条战线所需的人力物力,它在海外的军事负担已经超过了自己力量的限度,因此必须收缩海外驻军,以保证欧洲、朝鲜半岛等至关重要并已经承担的义务上.
  ——与盟国进行战略分工,强调共同承担战争负担,提出“自由世界防务分级责任制”.美国不能再像在越南战争中那样,由美国单独承担责任,宁愿多花美元也不应损失美国人的生命.如在欧洲爆发常规战争,美国应和西欧盟国共同负责.如果爆发小于战区规模的局部战争,所在国应负主要责任,特别是分担人力负担,美国将给予必要的援助.这种战略方针改变了美国大包大揽的局面,排除了美国部队介入地方性战争的可能,并保证在大规模战争中,其他盟国也能分担防务责任和负担.
  总之,在“现实威慑战略”中,美国要以生命和物资方面的最低代价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在保持核威慑的盾牌下,以常规力量为主,同苏联进行争夺;在收缩美国海外军事力量的同时,加强西欧和东北亚的重点部署,盟国和受援国分摊军事负担,美国退居二线.
  尼克松主义的实施与影响首先表现在军事上,就是大幅度削减美国常规部队,提高同苏联战略武器抗衡的能力,并力争体面地从越南战争脱身.
  从1969年至1972年,美国驻外兵力从133万余人减到了60余万人,其中驻亚太地区的美军从88万人减至24万人,驻欧美军则维持在31万人左右,占美国海外兵力的51.8%.
  为了改进战略核武器的质量,尼克松政府修建了大型卫兵反弹道导弹发射场系统,以保护美国洲际导弹的发射场.同时大力发展多弹头导弹,以抵销苏联导弹数量的优势.为提高美国战略核武器的质量,1973年尼克松政府增加军费12亿美元,用以研制三叉钱核潜艇和B—1轰炸机.
  为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尼克松政府推行“战争南越化”政策,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顾问,运送坦克、飞机等许多新式武器,将南越本国军队从85万人增加到l00万,帮助南越政府加速安抚运动和乡村发展计划,甚至促进南越政府实行土地改革,以便使傀儡政权能加速对南越农村的控制.
  为迫使北越在巴黎和谈中屈服,美军于1970年5月入侵柬埔寨,企图破坏北越的给养基地.1971年1月中旬,美国发动侵略老挝的“蓝山619战役”,企图切断胡志明小道,结果以惨败告终.1972年5月8日,美国采取战争升级行动,宣布在海防港布雷,对北越实行海上封锁,并进行持续轰炸.
  这期间,美国和北越代表在巴黎进行了断断续续的和谈. 1973年1月27日,参加巴黎和谈的四方(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西贡政权)在巴黎正式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该协定规定:美国和其他国家尊重1954年关于越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承认越南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美国军队在协定签字后60天内全部撤出越南;北越释放美国战俘;越南问题由越南劳动党、中立力量和阮文绍政府三方组成的全国和解与协商委员会作出安排,并由该委员会负责选举和执行协定;协定还规定了临时分界线等.巴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长达l2年之久的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
  其次是在外交方面,尼克松政府做出了与中国和解的重大决定. 6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尼克松提出了“遏制”与“诱导”相结合,最终说服中国改变政策的设想.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不久会见了与戴高乐.他在会谈时说:“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不出10年,只要中国有了巨大的核进展,我们就毫无选择余地了.极为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们的来往必须比以前增多.”“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要继续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在1971年2月25日的对外政策的报告中,尼克松明确提出,“对美国来说,同北京建立关系正是体现了70年代的任务.”尼克松认为,改善对华关系,有助于稳定局势,防止外来势力渗入亚太地区.同时,可解除美国面对两个对手的状态,可以借助中国力量来维持美苏均衡外交.
  尼克松在1969年访问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时表示,希望同中国直接对话.美国国务院还发表一项公报,批准在海外的美国旅游者和居民购买一定数量的中国商品,允许国会议员、记者、教师、知识分子与大学生、科学家和医生、红十字会代表等6类人员,在有关外事部门直接申请办理去中国的旅游护照,无须上报国务院批准.1969年11月美国停止在台湾海峡的巡逻.12月,允许美国在国外的子公司同中国进行非战略物资的贸易.1970年1月20日和5月20日与中国代办雷阳与美国驻波兰大使在华沙举行了两次会晤.美国第一次默认,台湾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用和平的方式加以解决,并表示希望总统特使去北京,商谈高层领导会晤的问题.
  在中国方面也作出相应的表示后,1970年尼克松在会见《时代》杂志社记者时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5月17日,尼克松给周恩来一封信,表示他准备访问北京,建议由基辛格来中国举行初步会谈.1971年7月8日,从南越途经巴基斯坦的基辛格于第二天凌晨直飞北京,与周恩来举行秘密会谈.7月15日,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5月以前适当时间访问中国.
  1972年2月21—28日,尼克松携夫人以及大批随从人员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掀开了中美关系史上新的一页.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及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
  在同苏联阵营的关系方面,尼克松政府推行以实力求谈判的政策.从60年代起,美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应该同社会主义国家加强接触,利用交流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尼克松说,美国在东欧实现和平变革的战略必须包括以下因素,即寻求缓和美苏关系,寻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西方与东欧人民的往来.
  以实力求谈判是尼克松推行缓和政治攻势的一种手段,这种谈判既包括对争霸对手——苏联的军事限制,也包含和平演变的意图.为了打开苏联的大门,在尼克松、福特政府期间美苏首脑举行过4次会晤.
  1972年5月22日—30日,尼克松前往苏联,同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举行谈判.这是战后第一个美国总统访问苏联.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等9个文件,这些文件确认了“和平共处”、“缓和”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会谈签署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使美苏在战略核力量保持大体平衡方面达成了协议.
  这次会晤表明美苏有限缓和时期,即缓和与争夺、对抗与对话并存时期的开始.会谈以后,美苏双方加强了环境保护、太空计划、医疗卫生和科技等等领域的合作,扩大了贸易往来.
  参考资料: http://niujun.coldwarchina.com/ztjy/000256_6.htm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画钩的
下一页: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