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逻辑中p为假,则q为真谁能帮解释一下

问题描述:

条件逻辑中p为假,则q为真谁能帮解释一下

里面说为了使这种情况下1.2.4为真,必须如此定义.可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非要使1.2.4为真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因为——它确实就是真的.
  这段话的本意,是要告诉你:条件命题的真值表,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人为规定的.那为什么这样规定呢?——因为只有这样规定,才最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1.2.4其实就是1.2.3的符号表示.对于1.2.3:
    对于所有实数x,若x>0,则x²>0;
  这是一个命题.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多数的读者都同意命题……”.其实这句话就是在默认:命题1.2.3是一个真命题——这也是最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的一种判断.——难道你不认为这句话是真的吗?

  我们在做这个判断时,已经将x的所有取值都考虑过了——并仍然认为这句话是真的.显然:x的某些取值,将导致该命题中的前提p,为假——这是事实.但即使如此,命题1.2.3仍然是真命题.
  这个例子就说明:条件命题为真命题时,是允许其前提为假的.关键是:对于绝大多数条件命题,都是如此.所以,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思维规律,必须将形式逻辑的条件命题定义成这个样子.

  至于这种思维规律的深层原因,就是语言学的问题了.所谓条件命题,其实就是由某些“假设关系连词”联结的复合句.这类连词有:
  如果……就……、若……则……、只有……才……、假如……那么……、除非……否则……
  条件命题,就是在这类复合句的基础上归纳、抽象出来的.人们在使用这类连词时,通常是强调前提为真时,结论的情况.而对前提为假时,则未作判断.
  严格地说,如果未做判断,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未知的,即:这句话的真假是不确定的.但是一来,如果一个句子的真假无法确定,那它就不是命题了;二来,在日常交流中,没有人会因为假设复合句的前提为假,而认为这句话就是假的.随便举个例子:
  甲说:如果明天下雨,那我就在家待着.
显然,第二天的实际情况不外乎以下4种:
  ①、下雨,在家待着;
  ②、下雨,没在家待着;
  ③、没下雨,在家待着;
  ④、没下雨,没在家待着;
我问你:在哪种情况下,你会认为甲自食其言了.显然只有②.因此,条件命题也只能这样定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明矾净水